APP下載

掃一掃,立即下載

醫(yī)學教育網(wǎng)APP下載
微 信
醫(yī)學教育網(wǎng)微信公號

官方微信med66_weisheng

搜索|
您的位置:醫(yī)學教育網(wǎng) > 繼續(xù)醫(yī)學教育 > 學術動態(tài)

小于12歲的前臂骨折患兒并無必要再次整復

2014-12-16 14:40 醫(yī)學教育網(wǎng)
|

前臂遠端骨折是青少年常見骨折,幾乎占到所有兒童骨折的40%.嚴重畸形的兒童前臂骨折往往需要在全麻下進行手法復位和石膏固定,但是復位不良以及復位丟失是常見的并發(fā)癥,而其中復位丟失的發(fā)生率在7%至91%之間。

一旦出現(xiàn)復位丟失,醫(yī)生們將面對一個難題:是接受目前的位置等待自然塑形還是重新手法復位。既往研究表明即使兒童前臂掌側成角達到30°至35°,但是也可以獲得自然塑形,雖然這個塑形的時間要超過5年。那么為了獲得更好的外形避免功能活動受限,我們是否就一定要對復位丟失的兒童前臂骨折再次進行整復呢?

為了解兒童前臂骨折復位丟失再次成角后的功能以及再次整復后的療效,荷蘭的KasperC.Roth醫(yī)生進行了一項對比研究,結果發(fā)表在2014年12月的ArchivesofOrthopaedicandTraumaSurgery雜志上。

作者回顧性研究2005年1月至2012年6月之間的兒童前臂骨折患者,納入標準為:受傷時年齡≤15歲,橈骨遠端1/3骨折(或合并尺骨骨折),通過閉合復位治療以及骨折出現(xiàn)再次成角的患者。

骨折再次成角的標準為正位或側位X線片上骨折成角大于15°。排除標準:無移位的骨折;初次閉合復位后骨折位線得以維持的患者;內(nèi)固定治療的患者;關節(jié)內(nèi)骨折患者;切開復位和開放性骨折的患者。共有66例患者被納入研究,平均年齡9.6歲,納入的患者接受的治療為閉合復位超肘石膏固定。

根據(jù)骨折再次成角后是否接受再次整復將患者分為兩組醫(yī)學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再次整復組24例,平均隨訪4.8年;未經(jīng)處理保持畸形的保守治療組42例,平均隨訪3.6年。

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受傷肢體方面并無顯著差異。12歲以下的患者中,兩組患者骨折再次成角的平均角度基本相同。而在12歲以上的患者中,再次整復組患者的骨折成角要明顯大于保守治療組,分別為25°±6°和19°±3°。通過再次整復,所有骨折均獲得良好對位對線,但是由于繼發(fā)成角,骨折愈合時的平均成角仍有12°。

在末次隨訪時,所有的患者均獲得了接近解剖的對位對線,兩組患者在骨骼成角方面并無顯著差異。而且,兩組患者在功能方面的評分也無顯著差異。按照Price評分標準,保守組的療效為優(yōu)18例,良4例,可1例;再次整復組則未優(yōu)12例,良3例,差1例,療效為差的那例患者前臂肌力持續(xù)性下降超過50%,給日常生活造成了中重度的影響。

療效較差的病例均發(fā)生在12歲以上患者身上。兩組患者在主觀疼痛、日常生活功能評分等方面也無顯著差異。

因此,作者總結認為對于年齡小于12歲的前臂骨折患者并無必要再次進行整復,療效不會因為再次復位而獲得提高。而年齡≥12歲的患者即使骨折再次成角,通過保守治療也可以取得滿意療效。通過觀察骨折塑形的情況,作者認為對于兒童前臂骨折一定程度的再次成角是可以接受,年齡小于9歲的患者可以接受的角度為30°,9至12歲的兒童為25°,12歲以上的兒童為20°。

醫(yī)療衛(wèi)生招聘公眾號

編輯推薦
考試輔導

回到頂部
折疊
您有一次專屬抽獎機會
可優(yōu)惠~
領取
優(yōu)惠
注:具體優(yōu)惠金額根據(jù)商品價格進行計算
恭喜您獲得張優(yōu)惠券!
去選課
已存入賬戶 可在【我的優(yōu)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