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血液學檢驗》重要考點(一)
1.血島是人類最初的造血中心。
2.健康成人黃骨髓約占骨髓總量的50%.黃骨髓仍然保持有造血的潛能,當機體需要時,又可重新轉變?yōu)榧t骨髓參與造血。
3.造血干細胞的定義及特征:造血干細胞是一類具有高度自我更新能力,并有進一步分化能力的最早的造血細胞。
造血干細胞具有以下一般特征:①多數(shù)細胞處于G0期,即靜止期。②絕大多數(shù)表達CD34和Thy-1(CD34+Thy-1+)。③低表達或不表達CD38和HLA-DR.④缺乏特異系列抗原表面標志。
4.髓外造血的定義:生理情況下,出生2個月后,嬰兒的肝、脾、淋巴結等已不再制造紅細胞、粒細胞和血小板。但在某些病理情況下,如骨髓纖維化、骨髓增殖性疾病及某些惡性貧血時,這些組織又可重新恢復其造血功能,稱為髓外造血。髓外造血部位也可累及胸腺、腎上腺、腹腔的脂肪、胃腸道等。
5.造血微環(huán)境的定義:造血微環(huán)境是指造血器官實質細胞四周的支架細胞、組織。它包括微血管系統(tǒng)、末梢神經(jīng)、網(wǎng)狀細胞、基質以及基質細胞分泌的細胞因子。
7.骨髓檢查的適應證和禁忌證:
(1)適應證:①外周血細胞成分及形態(tài)異常,如一系、二系或三系細胞的增多和減少,外周血中出現(xiàn)原始、幼稚細胞等異常細胞;②不明原因發(fā)熱,肝、脾、淋巴結腫大;③骨痛、骨質破壞、腎功能異常、黃疸、紫癜、血沉明顯增加等;④化療后的療效觀察;⑤其他:骨髓活檢、造血祖細胞培養(yǎng)、染色體核型分析、微生物及寄生蟲學檢查(如傷寒、瘧疾)等。
(2)禁忌證:由于凝血因子缺陷引起的出血性疾病如血友??;晚期妊娠的孕婦做骨髓穿刺術應慎重。
8.粒細胞、紅細胞、單核細胞、淋巴細胞、漿細胞、巨核細胞的形態(tài)學均需要掌握。
10.正常骨髓象:
(1)骨髓增生程度:有核細胞增生活躍,粒/紅細胞比例為(2~4):1.
(2)粒細胞系統(tǒng):約占有核細胞的40%~60%.其中原粒細胞小于2%,早幼粒細胞小于5%,中、晚幼粒細胞均小于15%,成熟粒細胞中桿狀核多于分葉核。嗜酸性粒細胞小于5%,嗜堿性粒細胞小于1%.
(3)紅細胞系統(tǒng):幼紅細胞約占有核細胞的20%,其中原紅細胞小于1%,早幼紅細胞小于5%,以中、晚幼紅細胞為主,平均各約10%.
(4)淋巴細胞系統(tǒng):約占20%~25%,小兒偏高,可達40%,原始淋巴和幼稚淋巴細胞極罕見。
(5)單核細胞和漿細胞系統(tǒng):一般均小于4%,均系成熟階段的細胞。
(6)巨核細胞系統(tǒng):通常在1.5cm×3cm的片膜上,可見巨核細胞7~35個,其中原巨核細胞0~5%,幼巨核細胞0~10%,顆粒巨核細胞10%~50%,產(chǎn)生血小板巨核細胞20%~70%,裸核0~30%.血小板較易見,成堆存在。
(7)其他細胞:可見到極少量網(wǎng)狀細胞、內(nèi)皮細胞、組織嗜堿細胞等骨髓成分。不易見到核分裂象,不見異常細胞和寄生蟲。成熟紅細胞的大小、形態(tài)、染色正常。
〖醫(yī)學教育網(wǎng)版權所有,轉載務必注明出處,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