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酸激酶同工酶的臨床意義是什么呢?快來跟著小編了解一下吧!
(1)關于AMI
1)血漿中的CK-MB來自心肌,若患者有CK-MB活性升高和下降的序列性變化,峰值超過參考值上限2倍,又無其他原因可解釋時,應考慮AMI。
用CK-MB質量診斷,所用診斷界值推薦為正常人參考數值上限的99%分位。
胸痛發(fā)作3小時后診斷AMI陽性率可達50%,6h的診斷陽性率可達到80%。
2)AMI發(fā)作后如未進行溶栓治療,CK-MB通常在3~8h出現升高,達峰時在發(fā)病后9~30h,于48~72h恢復至正常水平。
與總CK測定比較,CK-MB的峰時稍有提前,且消失也較快。
由于診斷窗較窄,無法對發(fā)病較長時間的AMI進行診斷。
臨床上也可利用這一點對再梗死進行診斷。
3)一般認為,梗死范圍較小者,CK-MB達峰時間較早,恢復正常時間較短。
實際CK-MB達峰時間更與病情的嚴重程度而不是梗死的面積相關,由此可認為CK-MB達峰早者比達峰晚者預后好。
4)溶栓治療時,CK-MB早期升高及短時間內達峰是AMI的征兆。治療2h后CK-MB增加2.5倍以上,提示心肌出現再灌注。
(2)關于不穩(wěn)定性心絞痛(UAP)
當心肌缺血時CK-MB常不增高,故UAP患者大多數無CK-MB增高,即便增高也不超過正常上限的2倍。
(3)CK-MB在骨骼肌中也少量存在。急性骨骼肌損傷時可出現CK-MB一過性增高,但CK-MB/CK常<6%,借此可與心肌損傷鑒別。
AMI時,CK-MB/CK比值顯著升高。
以上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更多關于臨床檢驗技師的資訊請關注醫(yī)學教育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