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肝硬化的病人如何做診斷與鑒別診斷?快來跟小編看看自己有沒有掌握吧!
診斷
肝硬化的診斷主要依據包括病史、臨床表現、肝功能試驗、影像學檢查等幾個方面。
病史:是否存在可能引起肝硬化的病因。比如肝炎史、飲酒史、藥物史、輸血史、社交史及家族遺傳病史。
臨床表現:根據上述臨床表現對患者進行檢查,確定是否存在門脈高壓和肝功能障礙的表現。
肝功能試驗:血清白蛋白減低,膽紅素升高,凝血酶原延長提示肝功能失代償。
影像學檢查:上述B超、CT等有助于本病診斷。
完整的診斷應該包括病因、病理、功能和并發(fā)癥四個部分。這是與一般疾病診斷所不同之處。
鑒別診斷
肝硬化是一種常見的慢性肝病,是由一種或多種病因長期或反復作用,引起肝臟彌漫性損害。臨床上早期由于肝臟功能代償較強,可無明顯癥狀;后期則有多系統受累,以肝功能損害和門脈高壓為主要表現,并常出現消化道出血、肝性腦病、繼發(fā)感染、癌變等嚴重并發(fā)癥。
(1)肝腫大時需與慢性肝炎、原發(fā)性肝癌、肝包蟲病、華枝睪吸蟲病、慢性白血病、肝豆狀核變性等鑒別。
(2)腹水時需與心功能不全、腎臟病、結核性腹膜炎、縮窄性心包炎等鑒別。
(3)脾大應與瘧疾、慢性白血病、血吸蟲病相鑒別。
(4)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應和消化性潰瘍、糜爛出血性胃炎、胃癌并發(fā)出血相鑒別。
備考神器:
以上就是“對肝硬化的病人如何做診斷與鑒別診斷?”的全部內容啦,以上信息由醫(yī)學教育網小編匯總,更多信息請關注醫(yī)學教育網內科護理學職稱考試欄目!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