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yī)學教育網(wǎng)整理了中藥士考試的相關考點,供考生分享。
(1)服藥時間 病在胸膈以上宜飯后服,病在胸腹以下宜飯前服;補益藥、驅(qū)蟲藥、攻峻逐水藥、攻積導滯藥宜空腹服; 一般藥物,無論飯前或飯后服,服藥與進食都應間隔1小時左右。安神藥宜在睡前30分鐘至1小時服藥;截瘧藥應在瘧疾發(fā)作前兩小時服藥。急性病則不拘時服。
(2)服藥多少及次數(shù)一般疾病服藥,多采用每日1劑,每劑分早晚2服或早中晚3服,每服藥液量大約為200~250毫升,病情急重者,可每隔4小時左右服藥1次,晝夜不停,使藥力持續(xù)。
應用藥力較強的如發(fā)汗藥、瀉下藥時,服藥應適可而止,以得汗、得下為度,不必盡劑,以免汗、下太過,損傷正氣。嘔吐病人服藥宜小量頻服。
(3)服藥冷熱 湯藥多宜溫服。如治寒證用熱藥,宜于熱服。特別是辛溫發(fā)汗解表藥用于外感風寒表實證,不僅藥宜熱服,服藥后還需溫覆取汗。治熱病所用寒藥,如熱在胃腸,患者欲冷飲者可涼服;如熱在其它臟腑,患者不欲冷飲者,寒藥仍以溫服為宜。另外,用從治法時,也有熱藥涼服,或涼藥熱服者。
一般丸劑、片劑、膠囊、滴丸等用白開水送服,祛寒藥可用姜湯送服,祛風濕藥宜用黃酒送服;散劑、丹劑、膏劑、細丸以及某些貴重細料藥,可用白開水或湯藥沖服或含服;嘔吐病人在服藥前先服少量姜汁,亦可先嚼少許生姜片或橘皮,預防嘔吐,湯藥應濃煎少量多次服用;嬰幼兒、危重病人,可將藥調(diào)化后喂服,對于神志不清、昏迷、破傷風及其它不能進食者可行鼻飼法將藥液或中成藥調(diào)成藥液注入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