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考試輔導
【別名】破布艾、魚膽草、竹葉艾、臭艾、小山艾
【來源】該品為菊科飛蓬屬植物小飛蓬Erigeron canadensis L.,以全草或鮮葉入藥。夏、秋采收,洗凈,鮮用或曬干。
【源形態(tài)】 1、2年生草本,高30~150厘米。莖綠色,有縱紋,具脫落性的毛,上部多分枝。葉互生,基部葉近匙形,邊緣齒裂或全緣,上部葉條形或條狀披針形。秋季開小花。瘦果略有毛。
【性味歸經】微苦、辛,涼。
【功能主治】清熱利濕,散瘀消腫。腸炎,痢疾,傳染性肝炎,膽囊炎;外用治牛皮癬,跌打損傷,瘡癤腫毒,風濕骨痛,外傷出血;鮮葉搗汁治中耳炎,眼結膜炎。
【用法用量】 0.5~1兩;外用適量,鮮品搗爛敷或絞汁滴。
【備注】(1)對于細菌性痢疾及急、慢性腸炎,可單用該品一兩(鮮草用一兩五錢),煎汁加糖服;也可配合馬齒莧、辣蓼等藥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