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考試輔導(dǎo)
【原形態(tài)】灌木,高1-2m。嫩枝被疏毛。單葉互生;葉柄被毛,長3-10mm;托葉錐狀,長5-7mm,幼時被毛;葉片紙質(zhì)或薄革質(zhì),狹倒卵形或倒卵狀披針形,長2.5-12cm,寬1.5-3cm,先端驟尖或短尾狀漸尖,基部寬楔形或急尖,全緣,上面無毛,下面蒼白色,有乳頭狀小凸點,罕在脈上被微毛;基出脈3條,側(cè)脈5-10對,網(wǎng)脈在背面稍明顯。隱頭花序,單生于葉腋,梨形,長2-3cm,直徑1-1.5cm,基部苞片三角形,總花梗長5-10mm,被毛或近無毛;雄花、癭花著生于同一花序托內(nèi),雄花生于上部,具短梗,花被片3;雄蕊2;癭花花梗較長,花被片4,花柱側(cè)生;雌花生于另一花序托內(nèi),具短梗,花被片3-4,花柱近側(cè)生。瘦果?;ā⒐谌?。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中海拔的灌林中或溪旁濕潤的腐殖土中。
資源分布:分布于福建、廣東、海南、廣西、云南等地。
【性味】澀;性涼
【功能主治】 清熱利水;止痛。主小便淋瀝;尿路感染;水腫;胃脘痛;腹痛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5-30g。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