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常用的治法較多,除了辨證立法,選用內服的方藥之外,還有針灸、刮痧、貼敷、熏洗、割治等行之有效的方法。而本節(jié)主要論述按辨證論治常用的汗、吐、下、和、溫、清、消、補八種治法及施護。
汗法
汗法,亦稱解表法。即通過開泄腠理,促進發(fā)汗,使表邪隨汗而解的治法。
1、應用要點
(1)解表:通過發(fā)散,以祛除表邪,解除表證。由于表證有表寒、表熱之分,因而汗法也有辛溫、辛涼之別。辛溫解表代表方有麻黃湯、桂枝湯、荊防敗毒散;辛涼解表以桑菊飲、銀翹散等代表方。
(2)透疹:通過發(fā)散,以透發(fā)疹毒。如麻疹初期,疹未透發(fā)或透發(fā)不暢,均可用汗法。代表方有升麻葛根湯、竹葉柳蒡湯等。
(3)祛濕:通過發(fā)散,以祛風除濕。故外感風寒而兼有濕邪者,以及風濕痹證,均可酌用汗法。代表方有麻黃杏仁苡仁甘草湯等。
(4)消腫:通過發(fā)散,可祛水外出而消腫,更能宣肺利水以消腫。故汗法亦可用于實證水腫而兼表證者。代表方為麻黃附子甘草湯等。
2、施護要點
(1)表證者多有畏寒、惡風,應注意避風保暖。尤忌汗出當風,以防重感風寒而加重病情。
(2)注意不可過汗:用汗法治療外感熱病時,要求達到汗出熱退、脈靜身涼,以周身微汗為度,不可過汗或久用。以防汗出過多,而耗傷津液。
(3)助汗護理:凡方中單用桂枝發(fā)汗時,要求啜熱粥或溫服以助藥力,若與麻黃、葛根同用時,則一般不需啜熱粥。因藥細宜助,藥重不需助,其意乃在使汗出適度。
(4)使用汗法,要注意因人、因時、因證而護。體質虛者,汗之宜緩,體質強壯,汗之可峻;暑天炎熱,腠理開泄,汗之宜輕,冬鄰嚴寒,腠天致密,汗之宜重;表虛證用桂枝湯調和營衛(wèi),屬于輕汗,而表實證用麻黃湯發(fā)泄郁陽,則屬峻汗。
(5)對表證兼有風濕者,由于風濕互結,濕性重濁,粘滯不爽,須用數(shù)次微汗,以達祛風除濕之功效。
(6)注意不可妄汗:凡淋家、瘡家、亡血家和劇烈吐下之后均禁用汗法。
(7)汗法用于表證時,忌用冷敷、酒精擦浴等物理降溫法。以免因冷而致汗孔閉塞,汗不易出使邪無出路而入里化熱成變證。
吐法
吐法亦稱涌吐法。是通過嘔吐排除留在咽喉、胸膈、胃脘的痰涎、宿食、和毒物等有形實邪,以達治療之目的的一種方法。包括峻吐法、緩吐法和外探法三種。
1、應用要點
(1)峻吐法:用于體壯邪實,痰食留在胸膈、咽喉之病證。如痰涎壅塞胸膈的癲癇,宿食停留上脘之證。代表方有三圣散、瓜蒂散等。
(2)緩吐法:用于虛證催吐。對虛證病人在痰涎壅塞非吐難以祛邪的情況下,可用緩吐法。代表方有參蘆飲等。
(3)外探法:以鵝翎或壓舌板探喉以催吐。用于開擔肺氣而通癃閉,或助催吐方藥迅速達到致吐目的,以及急性中毒的病人,在神志清楚的情況下作急救時用。
2、施護要點
(1)吐法多用于急劇之證,收效固然迅速,但易傷胃氣,故虛證、妊娠、產(chǎn)后一般不宜使用。
(2)吐法是臨床應急情況下采用的方法,一般中病即止,不可久用。涌吐之劑,多屬峻猛,應事先向病人交待有關事項,以取得合作。涌吐時,要觀察嘔吐物的內容、性質、顏色、量,并做好記錄。
(3)宿食停滯胃脘,應將宿食吐盡為度,吐后應控制食量。
(4)涌吐時,應將病人頭偏向一側,以防嘔吐物嗆入氣道而致窒息。
(5)對服毒物中毒者,急用溫鹽湯灌服,應隨灌隨吐,直至毒物吐盡為止。對服后不吐,可配合外探法。
(6)催吐之后,要注意調理胃氣,糜粥自養(yǎng),禁油膩、炙煿等不易消化之品。
下法
下法,亦稱瀉下法。即通過通便、下積、瀉實、逐水,以消除燥屎、積滯、實熱及水飲等證的方法。
1、應用要點
(1)寒下:里實熱證,大便燥結,腹脹疼痛,高熱煩渴,或積滯生熱,腹脹而痛;或腸癰為患,腑氣不通;或濕熱下痢,里急后重特甚;或血熱妄行、吐血衄血等。代表方有大承氣湯、增液承氣湯、大黃牡丹皮湯和三黃瀉心湯等。
(2)溫下:脾虛寒積,臍下硬結,大便不通,腹隱痛,四肢冷,脈沉遲;或陰寒內結,腹脹水腫,大便不暢等。代表方有溫脾湯、大黃附子湯;也有酌選巴豆以濕逐寒積的,如備急丸。
(3)潤下:熱盛傷津,或病后津虧,或年老津涸,或產(chǎn)后血虛便秘,或習慣性便秘等。代表方有五仁湯、麻仁丸等。
(4)逐水:水飲停聚體內,或胸脅有水氣,或腹腫脹滿,凡脈證俱實者,皆可逐水。代表方有十棗湯、舟車丸、甘遂通結湯等。
2、施護要點
(1)瀉下藥是以攻下通便、蕩滌胃腸,達到排除病邪為目的。若應用及時,護理得當,收效甚佳。如里實熱證,服用大承氣湯數(shù)劑,通便2~3次后,高熱漸退,譫語即止。舌潤津復,達到釜底抽薪的良效。若邪雖入里而尚未成實,過早攻下,易生變證。若邪已入里成實,仍失時不下,從而使津液枯竭,使病勢難以挽回。
(2)生活起居護理:根據(jù)寒下藥和溫下藥的病證性質不同,護理要求亦不相同。對里實熱證,病人有高熱、煩躁不安、口渴舌燥等表現(xiàn),在安排病室調節(jié)溫濕度方面應以“清”的護法。使病人感到?jīng)鏊?、舒適,利于靜心養(yǎng)??;對脾虛寒積、臍下硬結、腹隱痛的溫下病證,宜住向陽病室,注意保暖,使病人感到溫暖舒服。同時,在飲食方面亦應有寒涼、溫熱性味之別。
(3)煎服藥護理:
①寒下藥中的大承氣氣湯,應先煎方中的枳實和厚樸,大黃后下,以保其瀉下之功效。小承氣湯則先以武火煎煮,待沸開后再煮15分鐘即可。兩藥均以涼服或溫服(冬天)為宜。服藥后要觀察燥屎瀉下的堅實度、量、腹痛減輕的情況,及腹瀉的次數(shù)。在服藥期間應暫禁食。待燥屎瀉下后再給以米湯、糜粥等養(yǎng)界氣之品。服藥后3~5天忌食油膩、辛辣食品,以防熱結再作。
②溫下藥中的溫脾湯,方中的大黃先用酒洗后再與其它藥同煎,取其汁飯前溫服。服藥后亦應觀察腹部冷結疼痛減輕情況,宜取連續(xù)輕瀉。服藥后,如腹痛漸減,肢溫回緩,為病趨好轉之勢。
③潤下藥一般宜早、晚空腹服用。在服藥期間應配合食療以潤腸通便。對習慣性便秘病人應養(yǎng)成定時排便習慣,也可在腹部進行按摩療法。
④逐水藥多用于胸水和腹水病證,服藥后要注意心下痞滿和腹部脹痛緩解情況。舟車丸,每日1次,每次3~6g,清晨空腹溫開水送下。服藥期間應禁食食鹽、醬之品,以防復發(fā)。同時不宜與含有甘草的藥物同服。十棗湯是將甘遂、大戟、芫花三味藥研末,大棗10枚煎水與上述藥末調和早晨空腹服下。
(4)下法以邪去為度,不宜過量。,以防正氣受傷。當病人大便已通,或痰、瘀、水熱邪已去,即可停服下劑。
和法
和法,亦稱和解法。是通過和解表里的方藥,達到和解半表半里證的一種方法。
1、應用要點
(1)和解少陽:適用于邪在半表里有少陽證。證見寒熱往來,胸脅苦滿,心煩喜嘔,口苦咽干,苔薄脈弦等。
代表方為小柴胡湯。
(2)調和肝脾:適用于肝脾失調,情志抑郁,胸悶不舒,協(xié)痛,腹脹,腹瀉等病證。代表方為痛瀉要方。
(3)調理胃腸:適用于胃腸功能失調,寒熱往來,升降失司而出現(xiàn)的脘腹脹滿,惡心嘔吐,腹痛或腸鳴泄瀉等證。代表方為半夏瀉心湯、黃連湯等。
(4)調和膽胃:由于膽氣犯胃,胃失和降。證見胸脅脹滿,惡心嘔吐,心下痞滿,時或發(fā)熱,心煩少寐,或寒熱如瘧,口苦吐酸,舌紅苔白,脈弦而數(shù)者。代表方為蒿芩清膽湯。
2、施護要點
(1)和法應用范圍較廣,不僅用于少陽證,也用于內傷雜病,若用之得當,療效甚佳。若邪已入里,病人出現(xiàn)煩渴、譫語諸證,已非和法之例。若溫病在表,未入少陽,誤用和法,則變證迭生。護理上應仔細觀察。
(2)因證施護:
①少陽證服小柴胡湯后,要觀察寒熱輕重之偏和發(fā)作及持續(xù)時間,及汗出情況。
②服截瘧藥應在瘧疾發(fā)作前2~4小時,并向病人交待有關事項。
③肝脾不和者,應做好情志護理,以防情緒波動而加重病情,也可適當開展文體活動,以達怡情悅志,精神愉快,氣機通利,有利于提高治療效果。
④對膽氣不舒,橫逆犯胃者,應加強飲食調護。宜給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三仙湯、神曲茶、桔餅、陳皮糕、茯苓粥等,以健脾行氣消食。忌食生冷瓜果、肥膩厚味之品。
溫法
溫法,亦稱溫陽法。即通過扶助人體陽氣,以溫里祛寒、回陽救逆的一種方法。
1、應用要點
(1)溫里散寒:適用于寒邪直中臟腑,或陽虛內寒而出現(xiàn)的身寒肢冷,脘腹冷痛,嘔吐泄瀉,舌淡苔潤,脈沉遲弱等。代表方為理中湯、吳茱萸湯等。若見腰痛水腫,夜尿頻數(shù)等脾腎虛寒,陽不化水,水濕泛濫之證,宜用真武湯、濟生腎氣丸等方藥。
(2)溫經(jīng)散寒:適用于寒邪凝常經(jīng)絡,血脈不暢而見的四肢冷痛,膚色紫暗,面青舌瘀,脈細而澀等證。代表方選用當歸四逆湯等。
(3)回陽救逆:適用于疾病發(fā)展到陽氣衰微,陰寒內盛而見四肢逆冷,惡寒踡臥,下利清谷,冷汗淋漓,脈微欲絕等。代表方為四逆湯、參附湯等。
2、施護要點
(1)辨別寒熱真假:溫法使用,必須針對寒證,對真熱假寒之證必須仔細辨認,以免妄用溫熱護法,導致病勢逆變。
(2)本法用于寒證,根據(jù)“寒者熱之”的治法,從生活起居、飲食、服藥等護理均以“溫”之護法。
(3)服藥護理:溫陽補氣之藥,要文火煎煮,取汁溫服,如理中湯、如理中湯、參附湯等;溫經(jīng)祛寒之劑,需煮沸后再文火煎15~20分鐘,再取汁溫服,如四逆湯、當歸四逆湯等;對真寒假熱證,溫藥入口即吐者,可采用溫藥涼服,以防嘔吐。
(4)飲食宜給性溫的牛、羊肉、桂圓等。也可酌用桂皮、姜、蔥等調味品,以助藥物的溫中散寒之功效。忌食生冷瓜果和涼性之食品。
(5)對陽氣衰微,在使用回陽球逆法同時,要觀察病人神志、面色、汗情、脈象及四肢回濕情況。如服藥后,病人汗出,四肢轉溫,脈漸有力,為陽氣來復,病趨好轉。反之,汗出不止,厥冷加重,煩躁不安脈細散無根等,為病情惡化,應及時與醫(yī)生聯(lián)系,并積極配合醫(yī)生搶救。
(6)里寒證中服溫中散寒藥同時,應注意保暖。對腹痛、嘔吐、泄瀉較甚者,可采用艾灸中脘、關元、足三里等穴。對嘔吐較劇者,可在服藥前服姜汁幾滴以止嘔。
清法
清法,亦稱清熱法。即通過寒涼泄熱的方藥和措施,使邪熱外泄,清除里熱證的一種方法。
1、應用要點
(1)清氣分熱:適用于邪入氣分,里熱漸盛,出現(xiàn)發(fā)熱,不惡寒反惡熱,汗出、口渴、煩躁、苔黃,脈洪大或數(shù)。代表方為白虎湯。
(2)清熱解毒:適用于熱毒諸證,如溫疫、火毒內癰等。代表方為五味消毒飲、黃連解毒湯和普濟消毒飲、清瘟敗毒飲等。
(3)清熱涼血,適用于邪熱入營分,神昏譫語,或熱入血分,見舌紅絳,脈數(shù)及吐血、衄血、發(fā)斑等情況。代表方為清營湯、犀角地黃湯。
(4)清熱養(yǎng)陰:適用于熱病后期,傷津陰虛,夜熱早涼,或肺癆陰虛,午后潮熱,盜汗咳血等證。代表方為青蒿鱉甲湯、秦艽鱉甲湯。
(5)清臟腑熱:適用于邪入于某一臟腑。如心火熾盛,煩躁失眠,口舌糜爛,大便秘結。代表方為大黃瀉心湯。心火下移小腸,兼見尿赤澀痛者,用導赤散瀉心火。肝膽火旺可用龍膽瀉肝湯等。
(6)清熱除濕;濕邪為患,根據(jù)其病性病位不同選用不同方藥。如肝膽濕熱用龍膽瀉肝湯;濕熱黃疸用茵陳蒿湯;濕熱下痢用香連丸或白頭翁湯等。
2.施護要點
(1)注意寒熱真假:清法必須針對實熱證,對于真寒假熱證,尤須仔細觀察和辨明,切勿被假象所迷惑而誤用清法,造成嚴重后果。
(2)清法用于實熱證,根據(jù)“熱者寒之”的護法,護理上必須采用清、寒的護理措施。如飲食、室溫、衣被、服藥等均宜偏涼,并注意環(huán)境安靜,以利病人養(yǎng)息。
(3)煎服藥護理:清熱之劑,藥物不同,煎藥方法亦應有別,如白虎湯中的生石膏應先煎;黃連解毒湯中的“三黃”和梔子,先將藥物加少量冷水浸泡后,再加水煎煮;普濟消毒飲中辛涼之品,煎藥時間宜短等。凡清熱解毒之劑,均以取汁涼服或微溫服。
(4)服藥后要觀察病情變化。如服白虎湯后,體溫漸降,汗止渴減,神清脈靜,為病情好轉。若高熱不退,大汗不止,煩渴加劇,甚至出現(xiàn)神昏譫語,斑疹等,應立即通知醫(yī)生醫(yī)學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
(5)對瘡瘍腫毒之證,在服藥過程中,應觀察腫毒消、長之勢,若腫消熱退,為病退之象。若已成膿,則應切開排膿。
(6)對勢入營血者,要觀察神志,出血及熱極動風之兆,一旦發(fā)現(xiàn),立即處理。
(7)熱證病人一般脾胃運化失司,納食不佳。飲食上應給以清淡易消化的流質或半流質。鼓勵病人多飲水,還可給西瓜汁、梨汁、柑桔等生津止渴之品。
補法
補法,亦稱補益法。是指人體陰陽氣血之不足,或補益某一臟之虛損的方法。
1、應用要點
(1)補氣:適用于氣虛病證,如倦怠乏力、呼吸短促、動則氣喘、面色白、食欲不振,便溏、脈弱或虛大等。代表方為四君子湯、補中益氣湯。
(2)補血:適用于血虛病證,如頭眩目花,耳鳴耳聾,心悸失眠,面色無華,脈細數(shù)或細澀等。代表方四物湯、歸脾湯、當歸補血湯。
(3)補陰:適用于陰虛病證,如口干,咽燥,虛煩不眠,便秘,甚則骨蒸潮熱,盜汗,舌紅少苔,脈細數(shù)等。代表方為六味地黃湯、左歸丸、大補陰丸等。
(4)補陽:適用于陽虛病證,如畏寒肢冷,冷汗虛喘,腰膝酸軟,泄瀉水腫,舌胖而淡,脈沉而遲等。
2、施護要點
(1)補益法適用于虛贏不足之證,根據(jù)“虛則補之”、“損者益之”的原則,護理上重在扶正。由于虛證有氣、血、陰、陽之別,在用補法時適當辨明,然后進行調護。
(2)由于陽虛多寒,陰虛多熱,護理上應根據(jù)陰、陽之虛不同,合理安排生活起居護理。
(3)煎服藥護理:補益劑多質重味厚,煎藥時要放水久煎才能出汁,采用飯前服下。對阿膠、龜板、紅參、白參等貴重藥品應品應另煎或沖服。
(4)中醫(yī)歷來重視食補的重要性。在藥補的同進應做好飲食調護。對陽虛、氣虛證者可選用牛、羊肉和桂圓、大棗等溫補之品,忌生冷瓜果和涼性食品;陰虛、血燥者應選用銀耳、淡菜、甲魚等清補等物,忌辛辣,炙煿之品。
(5)情志護理:虛證病人大多處在大病初愈或久病不愈等情況,由于病程長,加上療效不甚理想,常易產(chǎn)生急躁、悲觀、憂慮等情緒,應做好開導和勸慰等工作。
(6)虛證者,衛(wèi)外功能低下,很易受外邪所侵,要做好氣象護理醫(yī)學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
消法
消法,亦稱消導法。即通過消導和散結,使積聚之邪逐漸消散的一種方法。
1、應用要點
(1)化食:即用消食化滯的方藥以消導積滯。如見胸脘痞悶,噯腐吞酸、腹脹或泄瀉等證。常用藥為大山楂丸、保和丸、枳實導滯丸等。
(2)磨積:如氣積用良附丸;火郁用越鞠丸;肝郁氣滯用柴胡疏肝散;血瘀刺痛用丹參飲等。血積而言,以活血為主,如失笑散治真心痛及胸脅痛。破血,常用血府逐瘀湯、桃核承氣湯及大黃蟲丸等。
(3)豁痰:風寒犯肺,痰濕停滯,用止嗽散、杏蘇散;痰熱互結,壅滯于肺,用清氣化痰丸;痰濕內滯,肺氣上逆,用射干麻黃湯等。
(4)利水:根據(jù)水飲停留的部位不同,選用不同方藥。如水飲內停中焦者,可選用茯苓、白術、半夏、吳萸等藥物;其在下焦者,虛寒用腎氣丸,濕熱選八正散;水飲外溢,陰水選實脾飲、陽水用疏鑿飲子等。
2、施護要點
(1)煎藥護理:消導之劑,要根據(jù)其方藥的氣味清淡、重厚之別,采用不同的煎藥法。醫(yī)。學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如藥味清淡,臨床取其氣者,煎藥時間宜短;如藥味重厚,取其質者,煎藥時間宜長些。
(2)服藥:凡消導師類藥物,均宜在飯后服用。中西藥同服時,應注意配伍禁忌,如山楂丸與胃舒平不可同服。服藥期間,不宜服補益藥和收斂藥。
(3)消導類藥物,一般有瀉下或導滯之功效,只作暫用,不可久服。一旦病人食消滯化,脾氣得運,即應停藥。
(4)服藥期間,要加強病情觀察。如大便性狀、次數(shù);水飲消退之勢:腹脹、腹痛及嘔吐的情況等。
(5)飲食調護:
①控制食量。
②給清淡易消化食物。
③肝郁氣滯,肝胃不和之氣積證,應給山楂、桔餅等理氣消食之品,并配合情志護理。
④小兒食滯可配合捏脊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