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僵蠶知識介紹: 白僵蠶為蠶蛾科動物家蠶蛾的幼蟲感染白僵菌而僵死的全蟲。過去僵蠶均為自然死亡,近年來進行人工接種培養(yǎng),在蠶4次蛻皮,接種后,蠶陸續(xù)發(fā)病死亡,及時揀出,另行攤放,保持同樣溫度,待其充分發(fā)僵變白后,置于通風處,風干或弱光下曬干。
白僵蠶藥材呈圓柱形,多彎曲皺縮,長2至5厘米,直徑0.5至0.7厘米。表面灰黃色,被有白色粉霜狀的氣生菌絲和分生孢子。頭部較圓,足8對,體節(jié)明顯,尾部略呈二分歧狀,中間亮棕色或亮黑色,習稱“膠口鏡面”,內(nèi)有絲腺環(huán)4個,呈亮圈狀,氣微腥,味微咸。
白僵蠶營養(yǎng)分析: 白僵蠶體表的白粉中含草酸銨。白僵菌的培養(yǎng)能合成大量草酸,吡啶一2,6一二羧酸,大量脂肪。脂肪中的脂肪酸組成主要是棕櫚酸、油酸、亞油酸、少量硬脂酸、棕櫚油酸和a 一亞麻酸。白僵菌至少能分泌3種水解酶,即脂酶、蛋白酶和殼質(zhì)酶,促進穿通受染幼蟲表皮。并能利用谷氨酸、天門冬氨酸、草酸銨、檸檬酸銨、酒石酸銨作為氮源,但不能有效地利用無機氮化合物。白僵菌還含白僵菌黃色素,在培養(yǎng)中的氮源枯竭時這種色素迅速積累;還能合成溶纖維蛋白酶。白僵菌除感染家蠶外,還侵襲玉米螟、蠟蛾幼蟲;并從中分離出高分子量的昆蟲毒素和環(huán)肽類昆蟲毒物質(zhì)白僵菌素。白僵菌還含甾體11a 一羥基化酶系,用于合成類皮質(zhì)激素。
白僵蠶補充信息: 根據(jù)炮制方法的不同分為白僵蠶、麩炒白僵蠶、炒白僵蠶、姜制白僵蠶、酒僵蠶,炮制后貯干燥容器內(nèi),置通風干燥處,防蛀。
白僵蠶適合人群: 心虛不寧、血虛生風者慎服。
白僵蠶食療作用: 白僵蠶味辛咸,性平;歸肝、肺、胃經(jīng);體輕竄散,可升可降;
具有熄風止痙,散結(jié)解毒,祛風止癢的功效;
主治驚癇抽搐,中風口眼歪斜,破傷風,偏正頭痛,瘰癘痰核,痄腮,咽喉腫痛,目赤流淚,齒痛牙疳,女子崩帶,疔瘡腫毒,風疹瘙癢。
白僵蠶食物相克: 白僵蠶惡桑螵蛸、桔梗、茯苓、茯神、萆解。
白僵蠶做法指導: 1. 白僵蠶一般情況下炙用,散風熱宜生用。
2. 小兒高熱驚風,其輕者,可與桑葉、鉤藤配伍;重而痰喘欲死者,可與牛黃、朱砂、全蝎、南星等同用,以鎮(zhèn)驚化痰。
3. 小兒脾虛久瀉之慢驚,可與黨參、白術(shù)、天麻等相配。
4. 驚癇中風,抽搐痰鳴者,可與全蝎、天麻、膽星等相伍。
5. 若熱盛痰壅氣粗者,可與牛黃、天竺黃等并用醫(yī)`學教育網(wǎng)整理。
6. 癲癇發(fā)作手足抽搐,神志不清,口吐痰涎者,可配天麻、全蝎、半夏、石菖蒲等。
7. 痰氣捕結(jié)頸項而致瘰癘核者,可與浙貝母、夏枯草、牡蠣等配伍,以增化痰軟堅散結(jié)之功。
8. 白僵蠶與白芥子、肉桂、莪術(shù)等配用,治腋窩淋巴結(jié)結(jié)核、胸避結(jié)核、胸前疽、腋疽等多種陰疽癥。
9. 臨床多與蟬衣、薄荷等同用,能退疹止癢、疏散風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