猞猁曾被認為是短尾貓家族的一個亞種。這個“家族”包括短尾貓(Bobcat)、加拿大猞猁(Canadian Lynx)和伊比利亞猞猁(Iberian lynx)。如今大部分動物學家都認為這四種短尾貓科動物各自屬于獨立物種,其中這種“歐亞”猞猁的體形最大,達90-130cm。從長相上看它們和其他2種猞猁兄弟有幾分類似,都是短尾巴、耳尖上長著長長的深色叢毛(長達4-5cm)的大耳朵、兩頰下還長著些宛如小圍脖似的長毛。它們背部的毛色真是色彩繁多,有灰黃、紅棕、土黃褐、灰草黃、淺灰褐及赤黃等各種色型,腹部的毛色則成白色。它們背部的毛發(fā)最厚,身上或深或淺點綴著深色斑點或者小條紋。越往北部的猞猁毛色相對它們的南方親戚顏色更加偏灰,斑點也比較少。在斯堪的納維亞半島,人們把長有斑點的猞猁稱為“貓猞猁”,而那些沒斑點的家伙們則被稱為“狼猞猁”。一般來說,夏天的時候,猞猁身上的斑點最為清晰可見,而到了冬天,就沒那么明顯了。
各類猞猁
外形似貓,但比貓大得多,體重40千克左右,體長90-130厘米。身體粗壯,四肢較長,尾極短粗,尾尖呈鈍圓。耳尖上有明顯的叢毛,兩頰有下垂的長毛,腹毛也很長。脊背的顏色較深,全身都布滿略微像豹一樣的斑點,這些斑點有利于它的隱蔽和覓食。毛色變異較大,有乳灰、棕褐、土黃褐、灰草黃褐及淺灰褐等多種色型,最引人注目的是兩只直立的耳朵的尖端都生長著聳立的黑色筆毛,約有4厘米長,其中還夾雜著幾根白毛,很象戲劇中武將頭盔上的翎子,
為其增添了幾分威嚴的氣勢。耳殼和筆毛能夠隨時迎向聲源方向運動,有收集音波的作用,如果失去筆毛就會影響它的聽力。有些部位的色調是比較恒定的,如上唇暗褐色或黑色,下唇污白色至暗褐色,頜兩側各有一塊褐黑色斑,尾端一般純黑色或褐色,四肢前面、外側均具斑紋,胸、腹、鼠鼷為一致的污白色或乳白色。猞猁體形略小于獅、虎、豹等大型猛獸,但比小型的貓類大得多,因此屬于中型的猛獸。
其冬毛長而密,背部呈紅棕色,中部毛色深;腹部淡呈黃白色;眼周毛色發(fā)白,兩頰具有2-3列明顯的棕黑色縱紋。
猞猁的兩性特征區(qū)別不大,僅在身材和體重上有所表現:雄性猞猁比雌性猞猁身材稍微大一點,體重也稍微重一點(1-2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