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用于麻醉相傳我國名醫(yī)華佗早在公元200余年,就曾應用麻沸散作為麻醉劑為病人施行刮骨、剖腹手術(shù)。
近年來,繼針刺麻醉之后,又進一步采用了以洋金花為主的中藥麻醉,獲得初步成功。
基本處方為:洋金花,生草烏、川芎、當歸。
給藥途徑:目前計采用口服、灌腸、肌肉注射、靜脈點滴、穴位注射(耳穴、鼻穴)及耳根非穴位麻醉等6個途徑給藥,麻醉效果相似。
據(jù)臨床應用425人次的介紹,其中有高年老人及乳嬰;有肝硬變、高血壓病患者、休克病人、惡液質(zhì)患者等,共施行大小手術(shù)81種,手術(shù)時間最長者達9小時以上,洋金花生藥用量。
1次高達20克,術(shù)后一般恢復良好。
上述病例采用中麻手術(shù)無1例失敗,麻醉效果滿意者(指麻醉平穩(wěn),病人安靜,能順利完成手術(shù),或手術(shù)刺激反應較明顯,但不需改用其他麻醉,仍能完成手術(shù)操作者)占90%左右。
禁忌癥:一青光眼或有眼壓增高者;二心動過速或有心動過速病史者以及心肺功能明顯代償不全者;三高熱病人;四嚴重高血壓患者;五肝腎功能嚴重損害者。
存在問題:一麻醉深度不夠:臨床觀察及腦電圖表明,過去大部分中藥麻醉病人的麻醉深度,相當于乙醚麻醉的Ⅲ期一級。
因此,對上腹部手術(shù),部分病人肌肉松弛不夠滿意,內(nèi)臟牽拉反應明顯,使手術(shù)操作有一定困難,如在術(shù)前或術(shù)中配合使用八角楓、錫生藤及漢防己等,或封閉兩側(cè)足三里穴等方法,可有助于腹肌松弛。
二蘇醒時間長:采用口服或灌湯法,蘇醒時間多在10~12小時;注射給藥,蘇醒時間約為6~8小時。
有報告在手術(shù)將結(jié)束時,肌肉注射檳榔注射液1~2毫升,同時靜脈注射美解眠40毫升,能使蘇醒提前3小時左右。
對采取口服給藥的病例,亦可在手術(shù)結(jié)束前從胃管抽去剩余藥液,并注入甘草綠豆湯,亦能提早清醒。
三竇性心動過速:可用1%普魯卡因靜滴代替冬眠藥物,既能提早蘇醒時間,又能控制心率。
②治療慢性氣管炎用洋金花注射液每5天肌注1次,一般注射4~5次,每次注射液中含東莨菪堿0.5~1.0毫克,根據(jù)病人年齡、性別、體質(zhì)強弱等具體情況,用量略有不同。
一般于注射后10~15分鐘出現(xiàn)反應遲鈍;15~20分鐘進入淺睡,40~60分鐘進入深睡;3~4小時后蘇醒,醒后呼吸通順,略有倦意。
共治療慢性氣管炎1200例,臨床控制率為70%,顯效率為17%,用藥后作心、肝、腎功能測定,未見有損害。
此外,有用曼陀羅組成復方氣管炎片、氣管炎注射液作穴位(肺俞、定喘穴)交叉注射,10次為一療程,驗證640例,其中臨床近控率36%,顯效率23%或用曼陀羅葉100克(鮮葉用600克),甘草50克,制成25%曼陀羅合劑內(nèi)服,每次4~5毫升,10天一療程,共治44例,均取得較好療效。
③治療精神分裂癥將曼陀羅花用白酒浸成10%酊劑,或制成20%煎劑。
每日早餐后服1次,連服6天,停服1天。
用量由10毫升開始,根據(jù)反應程度,逐漸增加至40~80毫升,以用藥后1小時左右出現(xiàn)迷睡,并維持2~3小時為適宜。
服藥后有胃部不適及食欲減退的副作用,可在每次服藥當天上下午給胃蛋白酶或稀鹽酸,并采用0.5%毛果蕓香堿眼膏以減輕瞳孔散大及視力模糊。
接受此種治療后,患者的臨床表現(xiàn)一般可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服藥15分鐘左右開始出現(xiàn)輕度不安,口干。
瞳孔散大,視物不清。
并可出現(xiàn)幻視,意識蒙朧,定向障礙,步態(tài)不穩(wěn)。
部分患者有尿意頻繁,少數(shù)有躁動恐怖情緒。
這一階段約持續(xù)1/2~2小時。
第二階段,主要為迷睡狀態(tài),可出現(xiàn)肌張力增強或減退,口涎增加,呼吸深緩,這一階段約2~10小時不等。
第三階段為醒轉(zhuǎn)期,醒后自感頭腦清醒,除胸悶、不思飲食、口干外,前述的臨床表現(xiàn)均消失。
根據(jù)對62例精神分裂癥患者的觀察,單獨使用曼陀羅的療效似不高,但對精神運動性興奮有良好的寧靜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