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方案
APP下載

掃一掃,立即下載

醫(yī)學教育網APP下載
手機網
醫(yī)學教育網手機網

手機網二維碼

微 信
醫(yī)學教育網微信公號

官方微信

搜索|
您的位置:醫(yī)學教育網 > 醫(yī)學百科類 > 疾病 > 疾病01 > 正文

當歸的中藥屬性

2012-08-23 09:59 醫(yī)學教育網
|

藥材簡介

 當歸 Radix Angelicae Sinensis

(英)Chinese Angelica

別名 秦歸、云歸、西當歸、岷當歸。

來源 傘形科植物當歸Angelica sinensis(Oliv.)Diels的根。

該品為傘形科植物當歸Angelica sinensis (Oliv.) Diels 的干燥根。秋末采挖,除去須根及泥沙,待水分稍蒸發(fā)后,捆成小把,上棚,用煙火慢慢熏干。全當歸根略呈圓柱形,根上端稱“歸頭”,主根稱“歸身”或“寸身”。支根稱“歸尾”或“歸腿”,全體稱“全歸”。全當歸既能補血,又可活血,統(tǒng)稱和血;當歸身補血,當歸尾破血。

當歸尤以甘肅定西市的岷縣(位于蘭州南方偏東)當歸品質最佳,有“中國當歸之鄉(xiāng)”之稱。

乾歸(見《神農本草經》)山薪(見《爾雅》)白薪(見《爾雅》),文無(見《本草綱目》

名字由來

 1.古人娶妻為生兒育女,當歸調血是治療女性疾病的良藥,有想念丈夫之意,因此有當歸之名,恰與唐詩“胡麻好種無人種,正是歸時又不歸”的意思相同。

2.當歸治療妊娠婦女產后惡血上沖,其療效顯著;若發(fā)生氣血逆亂,服用之后即可降逆定亂,使氣血各有所歸,因而當歸之名也由此而來。

3.出自地名:當歸的主產地原在甘肅岷縣。唐朝時,岷縣附近叫“當州”,因唐以前這一帶為“燒當羌”族居住之地。當?shù)氐奶禺a有一種香草叫“蘄(qi)”,就是當歸,古代“蘄”與“歸”發(fā)音押韻相同,所以叫當歸。

藥材性狀

全歸長略呈圓柱形,下部有支根3~5條或更多,長15~25cm。外皮細密,表面黃棕色至棕褐色,具縱皺紋及橫長皮孔。根頭(歸頭)直徑1.5~4cm,具環(huán)紋,上端圓鈍,有紫色或黃綠色的莖及葉鞘的殘基;主根(歸身)表面凹凸不平;支根(歸尾)直徑0.3~1cm,上粗下細,多扭,有少數(shù)須根痕。質柔韌,斷面黃白色或淡黃棕色,皮部厚,有裂隙及多數(shù)棕色點狀分泌腔,木部色較淡,形成層環(huán)黃棕色。木質部色較淡;根莖部分斷面中心通常有髓和空腔。甘、辛,溫。歸肝、心、脾經。柴性大、干枯無油或斷面呈綠褐色者不可供藥用。

功能主治

1.功效: 用治中風不省人事、口吐白沫、產后風癱。

① 抗缺氧作用;

② 調節(jié)機體免疫功能、具有抗癌作用;

③ 護膚美容作用;

④ 補血活血作用;

⑤ 抑菌、抗動脈硬化作用。

2.用法與用量: 炒黑,共研細末,每用9克,水1杯,酒少許,煎服。6~12g。

3.貯藏:置陰涼干燥處,防潮,防蛀。

4.制劑:當歸流浸膏

5.配方:當歸、荊芥各等份。

性味歸經: 性溫,味甘、辛。歸肝、心、脾經。

功能主治: 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用于血虛萎黃、眩暈心悸、月經不調、經閉痛經、虛寒腹痛、腸燥便秘、風濕痹痛、跌撲損傷、癰疽瘡瘍。

藥品規(guī)格

全當歸一等:干貨。上部主根圓柱形,下部有多條支根,根梢不細于0.2厘米,表面棕黃色或黃褐色,斷面黃白色或淡黃色,具油性,氣芳香,味甘微苦,每公斤40支以內,無苔根、雜質、蟲柱、霉變。

二等:基本同上,每公斤70支以內。

三等:每公斤1 00支以內。

四等:每公斤11 0支以外。

五等:(帶頭歸)干貨,除以上分等外的小貨,全歸占 70%,渣占30%,有油性,無苔根、雜質、蟲蛀、霉變。

歸頭一等干貨,純主根,具長圓形或拳狀,表面棕黃色或黃褐色,斷面黃白色,具油性,氣芳香,味甘微苦。每公斤40支以內。

二等:同上,每公斤80支以內。

三等:每公斤120支以內。

四等:每公斤160支以內。

醫(yī)師資格考試公眾號

編輯推薦
考試輔導
回到頂部
折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