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公炮炙論》:凡使,勿用海母血,真似騏驎竭,只是味咸并腥氣。騏驎竭味微咸甘,似梔子氣是也。
《唐本草》:騏驎竭,樹名渴留,喻如蜂造蜜,斫取用之,《吳錄》謂之赤膠者。
《開寶本草》:別本注云,紫礦、騏驎竭,二物同條,功效全別。紫礦色赤而黑,其葉大如盤,礦從葉上出。騏驎竭,色黃而赤,葉如櫻桃,三角,竭從木中出。
《本草圖經(jīng)》:騏驎竭,今出南方諸國及廣州。
《綱目》:騏驎竭是樹脂,紫礦是蟲造。按《一統(tǒng)志》云:血竭樹,略如沒藥樹,其肌赤色,采法亦于樹下掘坎,斧伐其樹,脂流于坎,旬日取之,多出大食諸國,今人試之,以透指甲者為真。獨孤滔《丹房鑒源》云:此物以火燒之,有赤汁涌出,久而灰不變本色者為真也。
《增訂偽藥條辨》:血竭色要鮮紅有光,質(zhì)體要松,試之以透指甲者為真,以火燒之,有赤汁涌出,入紙無跡暈,久而灰不變本色者為騏驎竭,最佳。色紫黑,質(zhì)堅,外竹箬包裹者為鞭竭,略次,偽者以松香火漆做成,入火滴紙有跡暈,宜辨之。
《綱目》:騏驎竭,木之脂液,如人之膏血,其味甘咸而走血,蓋手足厥陰藥也。肝與心包皆主血故爾。河間劉氏云,血竭除血痛,為和血之圣藥是矣。乳香、沒藥,雖主血病,而兼入氣分,此則專于血分者也。
《本草經(jīng)疏》:騏驎竭,甘主補(bǔ),咸主消,散瘀血、生新血之要藥。故主破積血金瘡,止痛生肉,主五臟邪氣者,即邪熱氣也。帶下者,濕熱傷血分所致也。甘咸能涼血除熱,故悉主之。蘇恭主心腹卒痛,李珣以之治傷折打損,一切疼痛,血氣攪刺,內(nèi)傷血聚者,誠為此耳。
《本經(jīng)逢原》:血竭,助陽藥中同乳香、沒藥用之者,取以調(diào)和血氣,而無留滯壅毒之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