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方案
APP下載

掃一掃,立即下載

醫(yī)學教育網APP下載
手機網
醫(yī)學教育網手機網

手機網二維碼

微 信
醫(yī)學教育網微信公號

官方微信

搜索|
您的位置:醫(yī)學教育網 > 醫(yī)學百科類 > 中草藥 > 正文

絲瓜絡栽培要點

2012-09-12 15:56 醫(yī)學教育網
|

育苗

以營養(yǎng)缽育苗為主,用此法一是可縮短緩苗期,使幼苗

絲瓜 生產健壯,可以使幼苗移栽后不傷根,根系發(fā)育良好,增強幼苗抗逆性能。1.營養(yǎng)土的配制

主肥肥園土7份加3份腐熟的豬糞或堆肥,所有原料搗細搗碎,噴入殺菌、殺蟲的農藥消毒,即制成營養(yǎng)土。

2.苗床選擇

選地勢高燥、靠近水源、肥力中等的地塊做苗床。

3.精細播種

為使絲瓜生長有足夠的營養(yǎng)生長期,一般絲瓜種子于3月15日左右播種,每缽放1—2粒種子,并在缽面輕覆一些細熟泥,稍微踏實后用薄膜覆蓋,再用小拱棚覆蓋。

適時移栽

為確保移栽質量,絲瓜秧苗移栽的秧齡為35—40天,即于4月20日前后移栽。移栽要做到三帶:一帶出嫁苗,移栽前4—5天,要兩頭揭膜煉苗,同時苗床畝追人糞尿200—250千克,加碳銨2.5—4千克。二帶起身藥,定植前2—3天,在床內全面噴施90%敵百蟲800倍液,防治或消滅床內的窩子蚜和黃守瓜,并噴施75%百菌清防治霜霉病、炭疽病。三帶護根土,定植前輕輕去掉缽殼并輕放,以防缽土松散,使幼苗返青塊。移栽密度為1200株/畝,比常規(guī)種植的密度高一倍,高密度栽培則利用一株結一個大瓜,從而獲得高產,一般畝產可達125-130公斤。

搭棚

絲瓜全田種植,必須搭棚。可用竹木或水泥桿做成樁頭,一般棚高控制在2米左右,棚頂用小尼龍繩子縱橫扎成正方形,要結實牢固,能經得起鮮瓜重量的負荷和臺風暴雨的侵襲。

大田管理

每株絲瓜要用編織絲絨或舊絨線引藤上棚,以利絲瓜藤蔓延平衡。當藤蔓長到1.67—2米時,進行整枝,整枝方式是留單蔓整枝,靠一條主蔓結瓜。在開花旺盛時期,要及時摘去雄花,老葉,以利雌花開放。在結瓜時,一般是去劣留優(yōu),一株絲瓜留一個瓜。

施肥

絲瓜吸肥力強,要求施足基肥、輕施苗肥,多次追施瓜肥。一般畝施有機肥1千公斤,碳酸氫銨30公斤,過磷酸鈣25公斤,草木灰20公斤作基肥。成活后即施10公斤碳銨加10公斤磷肥沖水澆施。定瓜后,當小瓜長至15cm左右,應畝施復合肥50—60公斤,在離根30—40公分處開溝散施,以后每隔十天施肥1次。

病蟲害防治

絲瓜主要病害為絲瓜霜霉病,主要蟲害為瓜卷螟。

1.絲瓜霜霉病一般環(huán)境條件下不易發(fā)生,發(fā)病時大量葉片枯死,直接影響絲瓜絡產量和質量。

防治方法:

(1)降低田間濕度,做到雨后及時開溝排水,及時摘除老葉等。

(2)病害初見時應及時摘除病葉,以減少病菌擴展。藥劑防治可選500倍甲霜靈早期灌根,初發(fā)病時用2000倍瑞毒霉進行噴霧,每隔7天一次,連防1~2次。

2.絲瓜卷螟一年發(fā)生數(shù)代,以7—9月份發(fā)生數(shù)量最大,主食葉肉,危害嚴重,防治方法可在幼蟲盛發(fā)時,用氨基甲酸酯類農藥防治,如百靈3000倍液,殺蟲單1000倍液防治。

采摘加工

采摘一般以瓜體由軟變硬,瓜柄轉黃,瓜蒂變軟并有黃色環(huán)帶,手捏時可聽到輕微暴裂聲,瓜蒂凹度逐步變大時為采摘標準。脫皮,絲瓜采摘后,需經脫皮方可得絲瓜絡,脫皮主要以水浸爛皮方式,將摘下的鮮瓜,用木棍敲破外皮或用劃破皮層,在河中浸數(shù)天,再脫去爛表皮,攤曬干燥,甩出種子,即為絲瓜絡。

醫(yī)師資格考試公眾號

編輯推薦
考試輔導
回到頂部
折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