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費試聽
- 免費直播
2月7日 19:00-21:00
詳情2月8日 09:00-21:00
詳情現(xiàn)代醫(yī)學對慢性萎縮性胃炎的病因尚未完全闡明,認為可能與飲食、炎癥、營養(yǎng)不良、組織瘀血和缺氧、免疫等因素有關?!?/p>
中醫(yī)通過30多年的探索,認為飲食不調和情志不暢是最主要的兩個病因。此外,稟賦不足、氣候對本病也有一定的影響。其病機有濕、滯、虛、瘀四個方面。
濕 因患者素嗜飲酒、恣食肥甘及辛辣∫助濕助熱,以致濕熱內蘊,阻于中焦醫(yī)`學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p>
滯 常因情緒憂郁,精神緊張,致肝郁氣滯,橫逆犯胃,或因脾氣虛弱,中氣不運,致中虛氣滯?!?/p>
虛 饑飽無常,過食生冷及粗糙食物,或患者泉賦不足,加之飲食所傷,導致脾胃虛弱。若其人素體陽虛,則表現(xiàn)為睥胃虛寒癥,若素體陰虛,或寒邪化熱,或長期使用溫燥之藥,迫灼胃陰,下汲腎水,成胃陰不足之癥。兩者又可相互影響,成為陰陽兩虛之癥?!?/p>
瘀 氣機不暢,血循滯積而成瘀;陰津不敷,胃膜失養(yǎng),局部組織干槁不柔,津枯成瘀;化熱傷絡,絡損血溢,積為血瘀?!?/p>
上述四個方面的病機是相互聯(lián)系的,其病機發(fā)展大致可概括為:實→虛→虛實夾雜,但又不是單純直線發(fā)展。西醫(yī)利用纖維胃鏡也觀察到胃粘膜相亦非全胃一致性萎縮病變,癥狀表現(xiàn)往往錯綜復雜。故中醫(yī)在施治過程中,應抓住主要病機,冀以藥中肯綮。
2月7日 19:00-21:00
詳情2月8日 09:00-21:00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