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氣虛血瘀治法:益氣祛瘀。
方藥:補(bǔ)中益氣湯加減。
黨參 15克 黃芪 12克 白術(shù) 12克 升麻 9克 當(dāng)歸9克 柴胡6克 川芎6克 丹參10克木香6克 紅棗5枚加減:腹痛腹脹者,加川??子12克、延胡索12克;骶腰酸痛者,加杜仲15克、菟絲子12克、鹿角片12克(先煎)醫(yī)|學(xué)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
2.氣滯血瘀治法:理氣祛瘀。
方藥:加味失笑散加減。
生蒲黃10克(包煎)五靈脂9克 延胡索9克 丹皮9克 桃仁9克 川??子10克 烏藥10克 當(dāng)歸9克 赤芍9克 八月札9克 夜交藤12克加減:下腹墜脹者,加小茴香9克、制香附10克、升麻9克;肛門下墜而脹緊者,加升麻9克、柴胡6克、雞血藤12克;精神抑郁者,加郁金9克、合歡皮9克、青皮6克、麥冬10克。
3.寒凝血瘀治法:溫經(jīng)祛瘀。
方藥:少腹逐瘀湯加減。
當(dāng)歸9克 川芎6克 延胡索12克 沒藥6克 小茴香6克 烏藥9克 肉桂4.5克(后下)赤芍9克 生蒲黃10克(包煎)五靈脂9克 桃仁9克加減:腹痛畏寒者,加荊芥9克、淡吳萸6克;經(jīng)血下行不暢者,加桂枝9克、路路通12克、益母草15克,去肉桂;腹痛劇烈者,加炙乳沒各9克、木香10克、枳殼10克。
4.熱盛血瘀治法:清熱祛瘀。
方藥:大黃牡丹皮湯加減。
生大黃9克(后下)牡丹皮12克 桃仁9克紅藤15克 敗醬草15克 忍冬藤15克 皂角刺10克 丹參12克 赤芍12克 元明粉6克(沖)紅棗9枚加減:月經(jīng)量多者,加生蒲黃15克(包煎)、赤石脂12克、旱蓮草15克、地榆15克;身熱起伏不退者,加金銀花9克、地骨皮12克、秦艽12克、黃柏9克、知母10克。
5.腎虛血瘀治法:補(bǔ)腎祛瘀。
方藥:歸腎丸加減。
熟地12克 淮山藥10克 山茱萸9克 杜仲12克 枸杞子9克 菟絲子12克 當(dāng)歸9克 莪術(shù)9克 仙靈脾10克加減:下腹隱隱脹痛者,加川??子10克、枳殼12克、香附9克;乏力者,加黃芪12克、白術(shù)10克、茯苓9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