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方案
APP下載

掃一掃,立即下載

醫(yī)學教育網(wǎng)APP下載
手機網(wǎng)
醫(yī)學教育網(wǎng)手機網(wǎng)

手機網(wǎng)二維碼

微 信
醫(yī)學教育網(wǎng)微信公號

官方微信

搜索|
您的位置:醫(yī)學教育網(wǎng) > 醫(yī)學百科類 > 西藥 > 正文

利巴韋林顆粒的藥代動力學

2012-10-31 14:03 醫(yī)學教育網(wǎng)
|

國內(nèi)人體生物利用度研究資料表明,利巴韋林顆??诜笪昭杆伲?0-90分鐘內(nèi)血藥濃度可達到峰值。利巴韋林進入體內(nèi)后,經(jīng)磷酸化生成具有活性的代謝產(chǎn)物-利巴韋林單磷酸。消除半衰期約為24小時。利巴韋林能滯留于紅細胞內(nèi)。主要由腎臟排泄,僅有少量隨糞便排出。

據(jù)Physician’sDeskReference(54版)介紹,慢性肝炎患者服用利巴韋林單劑量和多劑量的藥動性質(zhì)概括在表1中??诜罄晚f林吸收迅速而完全。然而由于首過效應,絕對生物利用度平均值為64%(44)。在單次服用200~1200mg劑量范圍內(nèi),利巴韋林的劑量與AUC0-t(從0時間到最后測試點之間的AUC)之間存在線性關系。但劑量與Cmax之間的關系呈曲線性的,單劑量在400~600mg以上時趨近于漸近線。

多次口服后,可以觀察到在血漿中有6倍的利巴韋林蓄積(以AUC12hr為基礎)。連續(xù)口服600mg,每日兩次,大約四周可以達到穩(wěn)態(tài),穩(wěn)態(tài)血漿平均濃度為2200(37%)ng/ml,停藥后測量的平均半衰期為298(30%)小時,這表明本品可能存在從非血漿部分緩慢消除。

食物對利巴韋林吸收的影響:在單劑量藥物研究中,當利巴韋林與高脂肪餐(841千卡熱量,53.8g脂肪,31.6g蛋白質(zhì)和57.4g糖類)一同食用時,AUCtf和Cmax增加70%。尚沒有足夠的數(shù)據(jù)來證實這些結(jié)果的臨床相關性。臨床藥效研究時未進行關于食物消耗方面的說明。(見用法與用量)

抗酸劑對利巴韋吸收的影響:服用利巴韋林的同時服用一種抗酸劑包含鎂、鋁和二甲硅油,會導致利巴韋林AUCtf平均值下降14%。單劑量研究結(jié)果臨床相關性未知。[見表1]

表1慢性肝炎 成年患者服用利巴韋林后的平均藥代動力學參數(shù)(N=12)

┌───────────┬─────────────────────────┐

│ 參 數(shù) │ 利巴韋林劑量(變異系數(shù)) │

├───────────┼─────────────┬───────────┤

│ │單劑量600mg │多劑量600mg每日兩次│

├───────────┼─────────────┼───────────┤

│Tmax(hr) │1.7(46) │3(60) │

├───────────┼─────────────┼───────────┤

│Cmaxng/ml │782(37) │3680(85) │

├───────────┼─────────────┼───────────┤

│T1/2(hr) │43.6(47) │298(30) │

├───────────┼─────────────┼───────────┤

│AUCtf(ng·h/ml) │13400(48) │228000(25) │

├───────────┼─────────────┼───────────┤

│表觀分布容積(L) │2825(9) │ │

├───────────┼─────────────┼───────────┤

│表觀清除率(L/hr) │38.2(40) │ │

├───────────┼─────────────┼───────────┤

│絕對生物利用度 │64%(44) │ │

└───────────┴─────────────┴───────────┘

利巴韋林能進入紅細胞內(nèi),并已被確認通過es-型核苷載體進入的。實質(zhì)上這種類型載體存在于所有類型的細胞中,可以導致分布容積擴大。利巴韋林與血漿蛋白結(jié)合少。

醫(yī)師資格考試公眾號

編輯推薦
考試輔導
回到頂部
折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