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考試輔導
【拉丁名】Xylosma congestum (Lour.) Merr.[Croton congestum Lour.;X.japonicum (Walp.) A.Gray;
【異名】孤奴、納葛窊(《霉癘新書》)。
【來源】為大風子科植物柞木的樹皮。
【采集貯藏】《本草綱目拾遺》,《本草圖經(jīng)》,《綱目》
【資源分布】分布我國南部、中部、西部及華東等地。
【植物形態(tài)】柞木(《本草拾遺》),又名:鑿子木(《綱目》),鑿頭木(《本草求原》),紅檬、柞樹(《草木便方》),檬子樹(《分類草藥性》),葫蘆刺、刺鑿、檬榕、羊志木、鼠木、野棉花。
常綠喬木,高可達2~10米,多少有刺,尤以幼時為甚;小枝禿凈或被微柔毛。單葉互生,革質(zhì),卵形,長3~7厘米,寬2~4.5厘米,先端漸尖,基部闊楔尖、鈍或渾圓,邊緣有鈍鋸齒,兩面均禿凈,側(cè)脈5~8對;葉柄長4~10毫米。總狀花序腋生,長1~2厘米,被微柔毛;花單性,雌雄異株;花淡黃色或綠黃色,直徑約5毫米,有花盤:萼片卵圓形,長約1毫米;花瓣缺;雄花有雄蕊多數(shù),長2~3毫米。漿果球形,直徑3~4毫米,熟時黑色。種子2。、3顆?;ㄆ谙募?。
生于平原、丘陵地或小山下部疏林中。分布我國南部、中部、西部及華東等地。
本植物的根(柞木根)、枝葉(柞木葉)亦供藥用,各詳專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