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費試聽
- 免費直播
1月23日 19:00-20:00
詳情2月7日 19:00-21:00
詳情近日,刊登在《癌癥細胞》期刊上的一項新研究顯示,人體制造的一種類似于激素的促進炎癥的物質,在處于高水平的時候,可能會導致一種惡性白血病。
雖然,人們知道諸如曬傷等慢性炎癥有時候可能導致癌癥,但是一直不清楚其背后的機理是什么。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綜合癌癥中心,Arthur G. James癌癥醫(yī)院(OSUCCC-James)和Richard J. Solove研究所的科研人員發(fā)現,高水平的白細胞介素15(IL-15)可以在動物模型中導致大顆粒淋巴細胞(LGL)白血病—— 一種罕見的而且常常致命的癌癥。
通常,人體內釋放白細胞介素15能刺激天然“殺手”細胞——破壞癌細胞和被病毒感染細胞的免疫細胞——的發(fā)育、生存和增殖。但是,當白細胞介素15在體內長期以高數量存在的時候——諸如在慢性炎癥期間——它可能導致大顆粒淋巴細胞的特定免疫細胞變成癌細胞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
研究人員表示,白細胞介素15與正常的大顆粒淋巴細胞表面上的受體結合時,會提升細胞內部的致癌蛋白質的水平。高致癌蛋白質水平反過來會帶來染色體不穩(wěn)定和額外的基因突變,還會激活一個稱為DNA甲基化的過程,這個過程會關閉一批基因,包括通常會抑制腫瘤生長的重要基因。
與此同時,這組科研人員還開發(fā)出了針對這種白血病的療法。他們研究出了一種蛋白酶體抑制劑硼替佐米的脂質體劑型,它能關閉致癌路徑,有可能治愈這種惡性疾病。實驗中,接受這種脂質體硼替佐米治療的白血病小鼠在130天里表現出了100%的存活率,而對照組的動物在60~80天里表現出了100%的死亡率。并且這一療法在動物模型中沒有表現出可辨別的副作用。
1月23日 19:00-20:00
詳情2月7日 19:00-21:00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