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出自《唐本草》
【拼音名】Dà Qīnɡ Yè
【英文名】Indigowoad Leaf, Leaf of Indigowoad
【別名】藍葉、藍菜。
【來源】藥材基源:為十字花科植物菘藍Isatis indigotica Fort.的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Isatis indigotica Fort.采收和儲藏:8-10月采葉,曬干。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山地林緣較潮濕的地方。野生或栽培資源分布:原產(chǎn)我國,現(xiàn)各地均有栽培。
【性狀】性狀鑒別 葉多皺縮,破碎。完整的葉片長 橢圓形至長圓狀倒被針形,長4-16cm,寬1-4cm,先端鈍尖或鈍圓,基部漸狹下延成翼狀葉柄;全緣或微波狀,上下表面均灰綠色或棕綠色,無毛,羽狀網(wǎng)脈,主脈在下表面突出。質(zhì)脆。氣微,味稍苦醫(yī)\學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以葉大、色綠者為佳。
顯微鑒別 粉末特征:深灰棕色。①表皮細胞表面觀長多角形、類長方形、類方形或長條形,垂周壁較平直或稍彎曲,呈連珠狀增厚;下表皮氣孔較多,不等式,副衛(wèi)細胞3(-4)個,可見2-3個氣孔聚集,具共同副衛(wèi)細胞。②厚角細胞縱斷面觀長條形,角隅處壁厚至14μm.③靛藍結(jié)晶藍色,存在于葉肉細胞中,有的表皮細胞亦含,呈細小顆粒狀或片狀,常聚集成堆。④橙皮甙樣結(jié)晶存在于葉肉或表皮細胞中,類圓形或不規(guī)則形,有的呈針簇狀,直徑3-22μm.⑤網(wǎng)紋及螺紋導管直徑7-54μm.葉橫切面:上下表皮均為1列切向延長的細胞。葉肉分化不明顯,柵欄細胞常3列,呈長方形。主脈處表皮細胞內(nèi)側(cè)各有數(shù)列厚角細胞,維管束7-9個,中間1個較大,外韌型。主脈和葉肉薄壁組織散有含芥子酶的分泌細胞,類圓形,直徑10-40μm,內(nèi)含棕黑色顆粒狀物。
【炮制】揀去雜質(zhì)及枯葉,洗凈,稍潤,切段,曬干。
【性味】苦;寒
【歸經(jīng)】肝;心;胃;脾經(jīng)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涼血消斑。主熱病高熱煩渴;神昏;斑疹;吐血;衄血;黃疸;瀉痢;丹毒;喉痹;口瘡;痄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