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m.cddzsc.cn/upload/html/2019/06/li212438.png)
首先,要糾正患者對此病的錯誤認識,講清楚糖尿病并非不治之癥,以解除其精神壓力,克服心理失衡狀態(tài),樹立起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達到最佳效果。初患糖尿病或新入院的患者,常由于對糖尿病缺乏認識,一般都存有不同程度的消極、恐懼、悲觀等情緒,并希望醫(yī)生、護士給予同情幫助,把自己的康復寄托在醫(yī)生、護士身上,醫(yī)|學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常反復地詢問自己的病情和治療方案,十分注意醫(yī)生、護士的一舉一動。因此醫(yī)護人員態(tài)度要熱情、服務要周到,向患者主動誠懇地解釋有關問題,要恰當說明病情,介紹糖尿病知識,增加患者自我調攝的能力。鼓勵患者到室外活動,呼吸新鮮空氣。適當?shù)倪\動能使患者心情舒暢,并有利于葡萄糖的利用,降低血糖。因此,要根據(jù)疾病的需要及某些活動的可行性和有益性,向患者解釋其所以然,使他們理解這些活動與適當?shù)男菹⑾嘟Y合,有助糖尿病的穩(wěn)定,使他們從心理上接受這些安排,而達到配合治療的目的。
其次,心理護理要加強針對性。老年糖尿病患者,常因為病程日久,纏綿難愈而背上思想包袱,或病情經(jīng)常反復而產(chǎn)生悲觀情緒,抱著破罐破摔的心態(tài),在日常生活中隨意進食,不按時服藥,起居無規(guī)律,從而使病情加重,即使治療方法正確、及時,亦收不到很好的療效。因此,醫(yī)護人員及家屬要關心愛護患者,使其正確認識和處理這些問題,積極排除干擾,安心配合醫(yī)生治療。調整和安排好患者的情緒、生活,是心理護理的主要內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