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荊皮又名肉紅、內(nèi)消,為豆科植物紫荊的樹皮,生于山野或栽培于庭院,全國大部分地區(qū)有分布。每年7~8月采收樹皮,刷去泥沙,曬干即可入藥。其性平,味苦,入肝、脾二經(jīng),具有活血通經(jīng)、消腫解毒的功效,用于治療風寒濕痹、婦女經(jīng)閉、血氣疼痛、喉痹、淋疾、癰腫、癬疥、跌打損傷、蛇蟲咬傷等癥。市場上有用大戟科植物余甘子干燥的樹皮冒充紫荊皮,使用時注意鑒別。
真品紫荊皮
外觀呈長筒狀或槽狀塊片,均向內(nèi)卷曲,外表灰黃色或灰棕色,有皺紋,栓皮疏松或呈軟木狀,栓皮脫落處顯棕褐色或棕紫色的內(nèi)皮層,有細縱紋理,可見數(shù)個圓形或橢圓形縱向皮孔,醫(yī)學|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散在或密集成群,有的可見縱向的細纖維呈毛狀;質地堅實,不易折斷,斷面灰紅色,纖維性強,對光照視,可見細小的亮星;聞之無任何氣味,口嘗味苦澀,有清涼感?!侗静菥V目》載:紫荊皮以“皮厚而色紫味苦如膽者為佳。”
偽品余甘子皮
外觀雖亦呈筒狀或槽狀,但外表灰褐色或生有白斑,栓皮不易脫落,去掉栓皮可見紫棕色皮層,內(nèi)表皮光滑;亦質堅實,難折斷,但斷面略呈顆粒狀;聞之亦氣微,口嘗味微苦澀,無清涼感。
《本草述》中記載:“諸味之活血者多屬辛溫,以血得溫則行也。其解毒者多屬苦寒,以毒為辛熱之所結也。茲味(紫荊皮)能活血而解毒,……此味活血解毒,功能并奏,則血瘀而有熱者,豈非適宜之善物乎。”現(xiàn)代藥理研究還表明,紫荊皮對京科68-1病毒有抑制作用;對孤兒病毒能延緩細胞病變,并可抑制葡萄球菌的生長,而偽品余甘子皮與紫荊皮既不屬同科植物,又不具備上述功效,故不可代替紫荊皮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