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載

掃一掃,立即下載

醫(yī)學教育網(wǎng)APP下載

開發(fā)者:1

蘋果版本:1

安卓版本:1

應用涉及權限:查看權限 >

APP:隱私政策:查看政策 >

微 信
醫(yī)學教育網(wǎng)微信公號

官方微信Yishimed66

24小時客服電話:010-82311666
您的位置:醫(yī)學教育網(wǎng) > 中醫(yī)理論 > 中醫(yī)基礎 > 正文

基本治則|調整陰陽

2013-12-10 09:55 醫(yī)學教育網(wǎng)
|

熱點推薦

——●●●聚焦熱點●●●——
報名時間>> 考試公告>> 各地動態(tài)>>
重大變動>> 摸底測試>> 資料0元領>>

調整陰陽

1.概念:所謂調整陰陽,是針對機體陰陽偏盛偏衰的變化,采取損其有佘,補其不足的原則,使陰陽恢復于相對的平衡狀態(tài)。從根本上講,人體患病是陰陽間協(xié)調平衡遭到破壞,出現(xiàn)了偏盛偏衰的結果:故調整陰陽,“以平為期”是中醫(yī)治療疾病的根本法則。

2.應用

(1)損其有余:損其有余,又稱損其偏盛,是指陰或陽的一方偏盛有余的病證,應當用“實則瀉之”的方法來治療。

①抑其陽盛:“陽盛則熱”所致的實熱證,應用清瀉陽熱,“治熱以寒”的法則治療。醫(yī)學教育網(wǎng)搜|索整理

②損其陰盛:對“陰盛則寒”所致的實寒證,應當溫散陰寒,“治寒以熱”,用“寒者熱之”的法則治療。

由于陰陽是互根的,“陰盛則陽病”,“陽盛則陰病”。在陰陽偏盛的病變中,如其相對一方有偏衰時,則當兼顧其不足,配以扶陽或滋陰之法。

(2)補其不足:補其不足,是指對于陰陽偏衰的病證,采用“虛則補之”的方法予以治療的原則。病有陰虛、陽虛、陰陽兩虛之分,其治則有滋陰、補陽、陰陽雙補之別。

①陽病治陰,陰病治陽:陽病治陰適于陰虛之證,陰病治陽適用于陽虛之候。“陰虛則熱”所出現(xiàn)的虛熱證,采用“陽病治陰”的原則,滋陰以制陽亢。“陽虛則寒”所出現(xiàn)的虛寒證,采用“陰病治陽”的原則,陰虛者補陰,陽虛者補陽,以平為期。

②陽中求陰,陰中求陽:根據(jù)陰陽互根的理論,臨床上治療陰虛證時,在滋陰劑中適當佐以補陽藥,即所謂“陽中求陰”。治療陽虛證時,在助陽劑中,適當佐以滋陰藥,即謂“陰中求陽”。因陽得陰助而生化無窮,陰得陽升而泉源不竭。故臨床上治療血虛證時,在補血劑中常佐以補氣藥;治療氣虛證時,在補氣劑中也常佐以補血藥。

③陰陽雙補:由于陰陽是互根的,所以陰虛可累及陽,陽虛可累及陰,從而出現(xiàn)陰陽兩虛的病證,治療時當陰陽雙補。由于陰陽是辨證的總綱,疾病的各種病理變化都可用陰陽失調加以概括。因此從廣義來講,解表攻里、升清降濁、補虛瀉實、調理氣血等治療方法,都屬于調整陰陽的范圍。

醫(yī)師資格考試公眾號

距離2025醫(yī)師技能考試

編輯推薦
    • 免費試聽
    • 免費直播
    湯以恒 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 《消化系統(tǒng)》 免費試聽
    免費資料
    醫(yī)師資格考試 備考資料包
    歷年考點
    應試指導
    仿真試卷
    思維導圖
    立即領取
    回到頂部
    折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