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費試聽
- 免費直播
![](http://m.cddzsc.cn/upload/html/2021/01/my120031.png)
2月7日 19:00-21:00
詳情![](http://m.cddzsc.cn/upload/html/2021/01/my120031.png)
2月8日 09:00-21:00
詳情【辨證論治】
一、內治法
(一)寒濕阻絡患趾(指)喜暖怕冷,麻木,酸脹疼痛,多走疼痛加劇,稍歇痛減,皮膚蒼白,觸之發(fā)涼,趺陽脈搏動減弱;舌淡,苔白膩,脈沉細。
辨證分析:脾腎陽虛,感受寒濕之邪,內外相合,則患肢喜暖怕冷,皮膚蒼白;寒濕阻絡,陽氣不能外達于四末,則麻木酸脹,觸之發(fā)涼;寒濕內阻,氣血不行,多走時氣血更加瘀滯不達,故疼痛加劇;寒濕阻絡,則跌陽脈搏動減弱;舌淡、苔白膩、脈沉細為陽虛寒盛之象。
治法:溫陽散寒,活血通絡。
方藥:陽和湯加減。
(二)血脈瘀阻患趾(指)酸脹疼痛加重,夜難人寐,步履艱難,患趾(指)皮色暗紅或紫暗,下垂更甚,皮膚發(fā)涼干燥,肌肉萎縮,趺陽脈搏動消失;舌暗紅或有瘀斑,苔薄白,脈弦澀。
辨證分析:寒邪凝滯,陽氣不布,氣血瘀滯,則患肢酸脹疼痛;入夜陽氣內閉,故疼痛加??;氣血瘀滯,肢末失養(yǎng),則步履艱難,皮膚干燥發(fā)涼,肌肉萎縮;氣血瘀阻脈絡,則趺陽脈搏動消失;氣血瘀阻,則患趾(指)皮色暗紅或紫暗,舌暗紅或有瘀斑;弦脈主痛,澀脈主瘀滯。
治法:活血化瘀,通絡止痛。
方藥:桃紅四物湯加炮山甲、地龍、乳香、沒藥等。醫(yī)學教育網|搜索整理
(三)濕熱毒盛患肢劇痛,日輕夜重,局部腫脹,皮膚紫暗,浸淫蔓延,潰破腐爛,肉色不鮮;身熱口干,便秘溲赤;舌紅,苔黃膩,脈弦數。
辨證分析:氣血瘀滯,郁久化熱,或濕熱入侵,濕熱蘊結,則患肢劇痛,局部腫脹,皮色紫暗,浸淫蔓延,潰破腐爛,肉色不鮮;熱盛傷陰,則身熱口干,便秘溲赤;舌紅、苔黃膩、脈弦數為濕熱毒盛之象。
治法:清熱利濕,活血化瘀。
方藥:四妙勇安湯加連翹、黃柏、赤小豆、丹參、川芎、赤芍、牛膝等。
(四)熱毒傷陰皮膚干燥,毫毛脫落,趾(指)甲增厚變形,肌肉萎縮,趾(指)呈干性壞疽;口干欲飲,便秘溲赤;舌紅,苔黃,脈弦細數。
辨證分析:病邪郁久化熱,熱毒內盛傷陰,陰虛失養(yǎng),則皮膚干燥,毫毛脫落,趾(指)甲增厚變形,肌肉萎縮;熱毒內盛,陰虛失養(yǎng),則趾(指)呈干性壞疽;陰虛則口干欲飲,便秘溲赤;舌紅、苔黃、脈弦細數均為陰虛內熱之象。
治法:清熱解毒,養(yǎng)陰活血。
方藥:顧步湯加減。
(五)氣血兩虛病程日久,壞死組織脫落后瘡面久不愈合,肉芽暗紅或淡而不鮮;倦怠乏力,不欲飲食,面色少華,形體消瘦;舌淡,少苔,脈細無力。
辨證分析:病久不愈,氣血兩虛,肢體失養(yǎng),則瘡面久治不愈,肉色不鮮,形體消瘦;氣血虧虛,則倦怠乏力;脾氣虧虛,則不欲飲食;舌淡、少苔、脈細無力乃氣血兩虛之象。
治法:補益氣血。
方藥:八珍湯加減。
二、外治法
(一)未潰期可選用沖和膏、紅靈丹油膏外敷;亦可用當歸15g,獨活30g,桑枝30g,威靈仙30g,煎水熏洗,每日1次;亦可用附子、干姜、吳茱萸各等份研末,蜜調,敷于患足涌泉穴,每日換藥1次,如發(fā)生藥疹即停用;亦可用紅靈酒少許揉擦患肢足背、小腿,每次20分鐘,每日2次。
(二)已潰潰瘍面積較小者,可用上述中藥熏洗后,外敷生肌玉紅膏;潰瘍面積較大,壞死組織難以脫落者,可先用冰片鋅氧油(冰片2g,氧化鋅油98g)軟化創(chuàng)面硬結痂皮,按疏松程度,依次清除壞死痂皮,先除軟組織,后除腐骨,徹底的清創(chuàng)術必須待炎癥完全消退后方可施行。
【其他療法】
一、手術療法
(一)壞死組織清除術待壞死組織與健康組織分界清楚,近端炎癥控制后,可行壞死組織清除,骨斷面宜略短于軟組織斷面。
(二)壞死組織切除縫合術壞死組織與正常組織分界清楚,且近端炎癥控制,血運改善,可取分界近端切口,行趾(指)切除縫合術或半足切除縫合術。
(三)截肢術當壞死延及足背及踝部,可行小腿截肢術,壞疽發(fā)展至踝以上者,可行膝關節(jié)截肢術。
(四)植皮術潰瘍面較大時,可在創(chuàng)面干凈、血運改善后行創(chuàng)面植皮術。
二、針灸療法
取足三里、陽陵泉、三陰交、承山、曲池、合谷、內關、肩寥等穴,每次取2—4穴。交替進行,每日1次。
三、劇烈疼痛的處理
脫疽最主要的自覺癥狀就是疼痛,嚴重者劇痛以至徹夜難眠,因此有效的止痛治療成為治療脫疽的重要措施,除使用杜冷丁等止痛藥物外,可選用以下止痛方法。
(一)中藥麻醉中麻工號2,5—5mg(或中麻Ⅱ號2—3mg)加氯丙嗪25mg,用生理鹽水20mL于晚9時緩慢靜脈推注,患者可入睡6—8小時,隔2—3天使用1次。治療時,患者應平臥,頭側位,去掉枕頭。施術后應密切觀察,注意護理。
(二)持續(xù)硬膜外麻醉在病室內,常規(guī)實施低位硬膜外麻醉,最好只麻醉患肢,可持續(xù)麻醉2—3天,能消除疼痛,改善患肢腫脹,對全身情況的改善和實施手術均能起到良好作用。
四、單方驗方
(一)每日用毛冬青(毛披樹根)100~200g煎水400mL,分2次口服。
(二)復方丹參注射液2—4mL肌肉注射,每日1—2次;或復方丹參注射液20mL加入
10%葡萄糖溶液500mL中,靜脈滴注,每日1次,2—4周為1個療程。;
【預防與調攝】
1.禁止吸煙,少食辛辣炙博及醇酒之品。
2.冬季戶外工作時,注意保暖,鞋襪宜寬大舒適,每天用溫水泡洗雙足。
3.避免外傷。
4.患側肢體運動煅煉,可促進患肢側支循環(huán)。方法是,患者仰臥,抬高下肢20—30分鐘,然后兩足下垂床沿4—5分鐘,同時兩足及足趾向下、上、內、外等方向運動10次,再將下肢平放4—5分鐘,每日運動3次。壞疽感染時禁用。
2月7日 19:00-21:00
詳情2月8日 09:00-21:00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