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載

掃一掃,立即下載

醫(yī)學教育網APP下載
微 信
醫(yī)學教育網微信公號

官方微信med66_weisheng

搜索|
您的位置:醫(yī)學教育網 > 外科主治醫(yī)師考試 > 輔導精華 > 正文

肱骨髁上骨折類型及移位機理-外科主治醫(yī)師輔導

2014-03-10 10:59 醫(yī)學教育網
|

肱骨髁上骨折類型及移位機理是外科主治醫(yī)師考試需要了解的知識點,醫(yī)學|教育網小編搜集整理了相關資料,便于各位同學復習備考!

根據暴力來源及方向可分為伸直、屈曲和粉碎型三類。

(一)伸直型

最多見,占90%以上。跌倒時肘關節(jié)在半屈曲或伸直位,手心觸地,暴力經前臂傳達至肱骨下端,將肱骨髁推向后方。由于重力將肱骨干推向前方,造成肱骨髁上骨折。骨折線由前下斜向后上方。骨折近段常刺破肱前肌損傷正中神經和肱動脈。骨折時,肱骨下端除接受前后暴力外,還可伴有側方暴力,按移位情況又分尺偏型和橈偏型。

1.尺偏型:骨折暴力來自肱骨髁前外方,骨折時肱骨髁被推向后內方。內側骨皮質受擠壓,產生一定塌陷。前外側骨膜破裂,內側骨膜完整。骨折遠端向尺側移位。因此復位后遠端容易向尺側再移位。即使達到解剖復位,因而內側皮質擠壓缺損而會向內偏斜。尺偏型骨折后肘內翻發(fā)生率最高。

2.橈偏型:與尺偏型相反。骨折斷端橈側骨皮質因壓擠而塌陷。外側骨膜保持連續(xù)。尺側骨膜斷裂,骨折遠端向橈側移位。此型骨折不完全復位也不會產生嚴重肘外翻,但解剖復位或矯正過度時,亦可形成肘內翻畸形。

(二)屈曲型

較少見。肘關節(jié)在屈曲位跌倒,暴力由后下方向前上方撞擊尺骨鷹嘴,髁上骨折后遠端向前移位,骨折線常為后下斜向前上方,與伸直型相反。很少發(fā)生血管、神經損傷。

(三)粉碎型

多見于成年人。引型骨折多屬肱骨髁間骨折,按骨折線形狀可分T型和Y型或粉碎型骨折。

題庫小程序

距2024年外科主治醫(yī)師考試還有

編輯推薦
免費資料

免費領取

網校內部資料包

立即領取
考試輔導
回到頂部
折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