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
- 免費試聽
- 免費直播
2月10日 19:00-21:00
詳情2月11日 19:00-21:00
詳情細(xì)菌性痢疾分型治療:
1.濕熱痢治則:清熱化濕解毒,調(diào)氣行血導(dǎo)滯。
方藥:芍藥湯加減。
黃連3克 黃芩9克 制大黃9克 金銀花12克 赤芍9克 當(dāng)歸9克 甘草6克 木香6克 檳榔9克 隨癥加減:表證者,加荊芥、防風(fēng)各9克、柴胡6克,以疏風(fēng)清熱;里熱盛者,加白頭翁15克、黃柏9克、桅子9克,以加強清熱之功;濕重者,加豬苓12克、茯苓12克、車前子15克(包煎),以淡滲利濕。
2.寒濕痢治則:溫中化濕散寒,行氣活血導(dǎo)滯。
方藥:胃苓湯加減。
半夏10克 蒼術(shù)9克 白術(shù)9克 厚樸6克 豬苓12克 茯苓12克 澤瀉12克 肉桂3克 干姜9克 陳皮6克 枳實6克 木香6克 當(dāng)歸10克 甘草6克 隨癥加減:兼表證者,加荊芥、防風(fēng)各9克,以疏風(fēng);口淡乏味者,加山楂15克、神曲9克,以消食醫(yī)`學(xué)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
小便清長者,加肉桂3克,以溫陽。
3.疫毒痢治則:清熱涼血解毒,化濕開竅導(dǎo)滯。
方藥:白頭翁湯合紫雪丹加減。
白頭翁15克 黃芩9克 黃連6克 黃柏9克 制大黃15克 秦皮9克 赤芍9克 丹皮9克 檳榔9克 木香6克 陳皮6克 甘草6克 紫雪丹研1粒(吞)。
隨癥加減:神昏高熱者,加水牛角60克、生地9克、至寶丹研1粒(吞),以清熱開竅;動風(fēng)抽搐者,加羚羊角粉0.6克(吞)、鉤藤12克、石決明30克,以清熱熄風(fēng);暴痢致陽氣虛脫者,急服人參10克、附子10克,以益氣回陽救逆。
4.虛寒痢治則:溫中健脾補腎,散寒澀腸止痢。
方藥:附子理中湯合四神丸加減。
附子6克 干姜3克 肉豆蔻6克 吳茱萸3克 黨參12克 甘草6克 白術(shù)12克 當(dāng)歸9克 白芍9克 木香6克 河子3克 五味子6克 補骨脂12克 隨癥加減:腹部隱痛,喜溫喜按者,加高良姜、炮姜各9克,以溫中止痛;食少神疲者,加山藥、薏苡仁各15克,以健脾醫(yī)`學(xué)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
5.虛熱痢治則:滋陰養(yǎng)血扶正,清熱化濕止痢。
方藥:黃連阿膠湯合駐車丸加減。
黃連3克 阿膠9克 黃芩9克 生地9克 白芍9克 當(dāng)歸9克 炮姜9克 甘草6克 隨癥加減:午后潮熱者,加地骨皮12克、白薇9克,以清虛熱;咽干口燥者,加蘆根30克、沙參9克,以養(yǎng)陰生津。
6.噤口?。▽嵶C)治則:苦辛通降,和胃泄熱。
方藥:開噤散加減。
黃連3克 石菖蒲12克 半夏9克 茯苓10克 陳皮6克 荷葉蒂9克 制大黃6克 竹茹9克 甘草6克 隨癥加減:嘔逆胸悶者,加枳殼12克,以利氣;
納呆者,加生山楂15克、雞內(nèi)金6克、神曲9克,以消食。
7.噤口?。ㄌ撟C)治則:健脾和胃,降逆止嘔。
方藥:六君子湯加減。
黨參12克 白術(shù)12克 茯苓12克 半夏9克 石菖蒲12克 蓮子肉9克 陳皮6克 姜竹茹9克 生姜計數(shù)滴甘草6克 隨癥加減:嘔惡不食,食入即吐者,加旋覆花12克、代赭石30克,以降逆;肌肉消瘦,口談不渴者,加山藥、薏苡仁、山楂各15克,以健脾和胃。
天
2月10日 19:00-21:00
詳情2月11日 19:00-21:00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