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載

掃一掃,立即下載

醫(yī)學教育網APP下載

開發(fā)者:1

蘋果版本:1

安卓版本:1

應用涉及權限:查看權限 >

APP:隱私政策:查看政策 >

微 信
醫(yī)學教育網微信公號

官方微信Yishimed66

24小時客服電話:010-82311666
您的位置:醫(yī)學教育網 > 中醫(yī)理論 > 中醫(yī)基礎 > 正文

中醫(yī)脈象形成的原理-中醫(yī)基礎

2014-05-20 15:20 醫(yī)學教育網
|

熱點推薦

——●●●聚焦熱點●●●——
報名時間>> 考試公告>> 各地動態(tài)>>
重大變動>> 摸底測試>> 資料0元領>>

中醫(yī)脈象形成的原理:

脈的形成原理,一言以敝之,乃氣與血耳。脈乃血脈,賴血以充盈,靠氣以鼓蕩。正如《醫(yī)學入門》所云:“脈乃氣血之體,氣血乃脈之用也。”所有脈象的諸多變化,也都是氣血變化的反映。氣為陽。血為陰。氣血的變化。也就是陰陽的變化。誠如《素問·脈要精微論》所云:“微妙在脈,不可不察。察之有起。從陰陽始。”氣血,是打開脈學迷宮的鑰匙。倘能悟徹此理,則千變萬化的各種脈象,可一理相貫,觸類旁通,而不必囿于眾多脈象之分,劃地為牢,死于句下。恰如《脈學指南》云:“上古診脈,如浮沉遲數等,名目不多,而病情無遺。后世臚列愈伙·指下愈亂,似精反粗,欲明反晦。蓄求跡而不明理之過也。”《診家樞要》亦云:“得其理,則象可得面推矣。是脈也,求之陰陽對持統(tǒng)系之間,則啟源而達流,因此面識彼。無遺策矣。”

(一)氣的變化對脈象的影響

1.氣盛:氣有余,則鼓蕩血脈之力亢盛,氣血必動數面外涌。氣血外涌,則脈見浮,洪、實、大,長、緩縱而大等象。氣血動數。則脈見數,痰、躁、促等象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

2.氣郁:氣為邪阻,氣機不暢,或情志拂逆,氣機郁滯,則氣不能暢達以鼓蕩血脈,脈見沉、伏、牢,澀、遲、細、短、結乃至厥。氣機不暢,陽氣不得敷布,經脈失卻陽氣之溫養(yǎng),致收引拘急,脈覓弦、緊,細、澀辱象。此等脈象,貌似不足,實則乃邪氣亢盛所致。其與虛脈的鑒別,在于按之中有一種奔沖激蕩,不肯寧靜之象,與虛脈之按之無力者異。這就是以沉取有力無力分虛實。

至于病機相同,為何脈象有沉、伏、澀、短、遲等不同時區(qū)分?這是由于氣機滯塞的程度、部位不同,引起氣機滯塞的原因不同,因而同一病機,產生不同的脈象。脈雖各異,而顯卻相通。

3.氣虛:氣虛無力鼓蕩血脈,則出現脈來無力的緩、遲,微、弱,濡,代、小、短、澀等脈象。氣虛不能固于其位,氣浮于外而脈浮,可見浮、虛、散、芤,微,濡、革等脈。氣虛,則虛以自救,奮力鼓搏,脈可數,然按之無力。愈虛愈數,愈數愈虛。若氣虛極,脈失柔和之象,亦可見強勁堅搏之脈。此乃真氣外泄,大虛之脈,不可誤認作實脈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

(二)血的變化對脈象的影響

1.血盛:血為邪迫,則奔涌激蕩,血流薄疾,則脈見滑.數、疾、促等象。血流奔涌于外,則見脈浮、洪、實、長等象。

2.血瘀:由于邪阻,氣滯,血行淤泣,脈道不利,則見沉、伏、牢,澀、細,小、短、促、結等。

3.血虛;血虛不能充盈血脈,則脈細、小,濡,短.澀等。血行不繼,則脈歇止而見促,結、代等。血虛不能內守,氣失依戀面外越,則脈見浮,虛,微,芤、革,散、動等。血虛經脈失于濡養(yǎng),則脈拘急而弦。

為了論述清晰,故將氣與血分別論述。氣與血的病理變化,雖有所側重,但往往相互影響密不可分。氣血是脈象產生和變似的基礎。明白了這個道理,就可以“知其要者,一言而終。”

醫(yī)師資格考試公眾號

距離2025醫(yī)師技能考試

編輯推薦
    • 免費試聽
    • 免費直播
    湯以恒 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 《消化系統(tǒng)》 免費試聽
    免費資料
    醫(yī)師資格考試 備考資料包
    歷年考點
    應試指導
    仿真試卷
    思維導圖
    立即領取
    回到頂部
    折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