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學】與方劑學中“反佐”內(nèi)容不相關的表述為()
A.主治病證的病機涉及病重邪甚
B.大熱病證服用大寒的方藥后出現(xiàn)嘔吐
C.使用與君藥藥性相反的藥味
D.針對主治病證中的次要病理
E.藥味少,藥量較小
學員提問:老師這道題我不明白,請老師解釋一下為什么不選A?
答案與解析:反佐的含義:反佐源自《內(nèi)經(jīng)》?!端貑?bull;至真要大論》云:“奇之不去則偶之,是重方。偶之不去則反佐以取之,所謂寒熱溫涼,反從其病也。”
現(xiàn)在的一些文獻中將佐藥分為佐助、佐制與反佐三種。反佐的定義為病重邪甚出現(xiàn)拒藥時,配用與君藥性味相反而又能在治療中起相成作用的藥物。
反佐有狹義與廣義之分,狹義反佐指病勢拒藥時的寒熱反佐;廣義的反佐除包括狹義的內(nèi)容外,還有寒熱、補瀉、燥潤、散斂、升降等形式的配伍方法。
所以,此題答案應為D。
祝學習愉快!
【中藥學】下列除哪項外,均為升浮類藥物的作用()。
A.升陽
B.發(fā)表
C.散寒
D.催吐
E.清熱
學員提問:老師為什么D不正確能講一下嗎?
答案與解析: 升浮類藥能上行向外,分別具有升陽發(fā)表、祛風散寒、涌吐、開竅等作用,宜用于病位在上在表或病勢下陷類疾病的防治。
藥物的臨床療效是確定其升降浮沉的主要依據(jù)。病勢趨向常表現(xiàn)為向上、向下、向外、向內(nèi),病位常表現(xiàn)為在上、在下、在外、在里;能夠針對病情,改善或消除這些病證的藥物,相對也具有向上、向下、向里、向外的不同作用趨向。
“催吐”多指的是涌吐藥的作用,其作用趨向是向上的,所以,也應屬于升浮類藥。
所以,此題D不能選擇。
故本題的正確答案為:E。
祝您學習愉快!
【中醫(yī)基礎理論】正虛邪盛的實性病證病人,應采用哪種方法治療()。
A.補氣補陽
B.先扶正后祛邪
C.祛邪
D.先祛邪后扶正
E.扶正與祛邪兼用
學員提問:老師為什么不選B?
答案與解析:醫(yī)學 教.育網(wǎng)原創(chuàng)。
先扶正后祛邪:適用正虛邪實,以正虛為主的病人。因正氣過于虛弱,若兼以攻邪,則反而更傷正氣,故應先扶正而后祛邪。如某些蟲積病人,因正氣太虛弱,不宜驅蟲,應先健脾以扶正,使正氣得到一定恢復之時,然后再驅蟲消積。
所以,此題B不能選擇。
先祛邪后扶正:適用于雖為邪盛正虛,但正氣尚能耐攻,或同時兼顧扶正反會助邪的病證,則應先祛邪而后扶正。如瘀血所致的崩漏證,瘀血不去,則崩漏難止,故應先用活血祛瘀法,然后補血。
所以,此題答案應為D。
祝 學習愉快!
【中藥藥理學】與知母合用使其降血糖作用減弱或消失的藥物是()。
A.石膏
B.黃連
C.常山
D.人參
E.附子
學員提問:請詳細講解?
答案與解析:本題正確答案應選D。醫(yī)學 教.育.網(wǎng)原.創(chuàng)。
在白虎加人參湯中,知母、人參都有降血糖作用,但兩藥合用卻使降血糖作用減弱甚至消火。
【中藥炮制學】下列哪一項不屬于中藥材產(chǎn)地加工的目的()
A.利于藥材商品規(guī)格標準化
B.利于運輸
C.便于保存藥材的有效成分,保證藥材質量
D.利于提高藥材的產(chǎn)量
E.利于儲藏與保管
學員提問:請詳細講解?
答案與解析:醫(yī)學 教.育.網(wǎng)原.創(chuàng)。
中藥產(chǎn)地加工的目的:
1.除去雜質及非藥用部位,保證藥材的純凈度。
2.按藥典規(guī)定進行加工或修制,使藥材盡快滅活、干燥,保證藥材質量。對需要鮮用的藥材進行保鮮處理,防止霉爛、變質。
3.降低或消除藥材的毒性或刺激性,保證用藥安全。有的藥材毒性很大,通過浸、漂、蒸、煮等加工方法可以降低毒性,如附子等。有的藥材表面有大量的毛狀物,如不清除,服用時可能刺激口腔和咽喉黏膜,引起發(fā)炎或咳嗽,如狗脊、枇杷葉等。
4.有利于藥材商品規(guī)格標準化。通過加工分等,對藥材制定等級規(guī)格標準,使商品規(guī)格標準化,有利于藥材的國內(nèi)外交流與貿(mào)易。
5.有利于包裝、運輸與貯藏。經(jīng)過產(chǎn)地加工,應使藥材形狀符合商品要求,色澤好,香氣散失少,有效成分含量高,水分含量適度,純凈度高,保證藥材的質量和用藥的安全。
中藥材產(chǎn)地加工可以提高藥材的質量,但不能增加藥材的產(chǎn)量。
所以,此題答案為D。
祝學習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