疝又稱赫尼亞,是家畜常見的外科病。臨床上較常見的有腹壁疝、臍疝和陰囊疝。
疝的組成及分類
疝由疝輪(環(huán))、疝囊、疝內容物構成。疝輪為體壁上的天然孔或病理性孔道。疝輪大小不一,陳舊性疝的疝輪多為增生的結締組織,疝輪光滑而增厚。疝內容物為腹腔內臟器,如胃、腸、腸系膜或網(wǎng)膜等。疝囊為包圍疝內容物的囊壁,又分為二層,外層為皮膚,內層為肌纖維、結締組織和腹膜構成,疝囊的大小由疝內容物的多少所決定。
根據(jù)疝內容物能否還納入腹腔內,又將疝分為可復性疝、粘連性疝和嵌閉性疝。
疝的手術適應癥
新發(fā)生的或陳舊性的可復性疝,有逐漸增大趨勢者,應盡早進行手術修補;粘連性疝已影響到胃腸蠕動而出現(xiàn)消化障礙時;臨床上已確定為嵌閉性疝,應立即進行手術。
保定與麻醉
將患畜進行側臥或后軀半仰臥保定,將位于上方的后肢充分屈曲,以繩索栓于系部,然后向跟結上方呈“8”字形纏繞4~6次后,將繩栓于跖部中央,再利用另一根繩,將該肢向后外方固定。醫(yī)學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可采用速眠新全身麻醉,術部配合局部浸潤麻醉。
手術方法
術部剃毛、清洗、消毒后,用創(chuàng)巾進行術部隔離??蓮托责拊陴弈抑醒氩孔饕凰笮纹つw切口。粘連性皮膚囊切口要大于疝輪。
按預定梭形切口,切開皮膚,沿切口兩側分離皮下結締組織,直至疝輪周圍,充分顯露結締組織囊。經(jīng)充分止血后,在疝囊無粘連處作皺襞,小心切開疝囊。用手指自小切口內伸入囊內,探查有無粘連,然后用手術剪擴大疝囊切口顯露疝內容物和增生肥厚的疝輪情況,并決定縫合方法。
疝輪的縫合是疝修補術的成敗關鍵。陳舊性疝輪已纖維瘢痕化,組織肥厚而硬固,采用間斷水平外翻鈕扣縫合法,閉合疝輪。在此閉合的基礎上,必須切除疝輪緣的增生纖維化瘢痕組織。使疝輪形成新鮮創(chuàng)面,并在修整后的疝輪上作間斷縫合。
疝囊的修整與縫合
為加強疝輪縫合后的牢固性,可將一側疝囊的纖維性結締組織囊壁拉向疝輪的一側,使其緊緊蓋住已縫合的疝輪,并將囊壁縫在疝輪的外圍,同法將另一側的囊壁按相反的方向覆蓋在疝輪外面,醫(yī)學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并將其縫在疝輪外圍。也可將多余的結締組織囊壁切除,然后對兩側創(chuàng)緣進行間斷縫合。
皮膚囊修整與縫合切除多余的皮膚囊,進行間斷縫合,消毒后,打結系繃帶。
術后護理與治療
手術后的牛臍疝消失,術后4~5天內,每天上下午應用青霉素、鏈霉素肌肉注射,以預防術部的感染,術后10—12天拆除縫合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