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
- 免費試聽
- 免費直播
2月7日 19:00-21:00
詳情2月8日 09:00-21:00
詳情熱點推薦
——●●●聚焦熱點●●●—— | ||
---|---|---|
報名時間>> | 特惠活動>> | 各地動態(tài)>> |
重大變動>> | 摸底測試>> | 資料0元領(lǐng)>> |
望色,又稱色診,是醫(yī)生通過望患者全身皮膚色澤變化來診察疾病的方法。色即皮膚的顏色,分為青、黃、白、赤、黑五種,簡稱五色;澤即皮膚的光澤,是指膚色的榮潤和枯槁。
面部血絡(luò)豐富,皮膚薄嫩,體內(nèi)氣血盛衰變化,最易通過面部色澤變化顯露出來,所以望色以觀察面部色澤為主。皮膚色澤是臟腑氣血之外榮。故望色,醫(yī)|學(xué)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可以了解臟腑氣血的盛衰,識別病邪的性質(zhì),確定病變部位,預(yù)測疾病轉(zhuǎn)歸。
1.常色人體在生理狀態(tài)下出現(xiàn)的面部色澤變化,即健康人面部常見色澤,稱為常色。我國大部分人屬黃種人,其正常的面色是紅黃隱隱,明潤含蓄。這是精氣內(nèi)充、臟腑氣血調(diào)和的外在表現(xiàn)。但由于體質(zhì)稟賦、季節(jié)、氣候、環(huán)境不同而有差異,有時也可能偏紅、偏黑、偏白等,但不論何色,總以明潤含蓄為正常。
2.病色指人體在疾病狀態(tài)下面部出現(xiàn)的異常色澤,稱為病色。病色可分青、黃、赤、白、黑五種,分別提示不同臟腑和不同性質(zhì)的疾病,這種根據(jù)患者面部五色的變化來診察疾病的方法,亦稱“五色主病”。
(1)青色主寒證,瘀血證,痛證,驚風(fēng)證。
青為經(jīng)脈瘀阻,氣血不通之色。面色蒼白淡青,多屬寒邪外襲;面色青灰,口唇青紫,伴心胸悶痛或刺痛,為心氣不足,心血瘀阻;小兒高熱,鼻柱、眉間及口唇周圍出現(xiàn)青色,常為驚風(fēng)或驚風(fēng)先兆。
(2)黃色主脾虛,濕證。
黃為脾虛濕盛,或脾失健運,氣血生化不足,肌膚失養(yǎng)所致。面色淡黃,枯槁不澤,稱為萎黃,多為脾胃虛弱,氣血不足;面色淡黃而虛浮,稱為黃胖,醫(yī)|學(xué)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多因脾虛濕盛所致;身、面、目俱黃者為黃疸,黃而鮮明如橘皮色者,屬陽黃,多為濕熱;黃而晦暗如煙熏者,屬陰黃,多為寒濕。
(3)赤色主熱證,戴陽證。
赤為血液充盈于脈絡(luò)的表現(xiàn),但也可見于虛陽浮越于表。邪熱亢盛使血行加速,面部血絡(luò)擴張,故見面色紅赤。滿面通紅,為實熱證;兩顴潮紅,為虛熱證;久病重病之人,面色蒼白,兩顴卻時時泛紅如妝,為虛陽外浮的戴陽證,屬真寒假熱之危候。
(4)白色主寒證,虛證,失血證。
白為氣虛血虧或陽氣虛弱,無力運行血液上榮于面所致。面色淡白無華,伴唇舌淡白,多為氣血虧虛或失血證;面色白(淡白而虛?。酁殛柼撍?;面色淡白而消瘦,多為血虛證;面色蒼白伴劇烈疼痛,多為實寒證;突見面色蒼白伴冷汗淋漓,多為陽氣暴脫。
(5)黑色主腎虛證,水飲證,寒證,瘀血證。
黑為陰寒水盛之色。面色黑而暗淡,為腎陽虛;面色黑而干焦,為腎陰虛;眼眶周圍色黑,為腎虛水飲或寒濕帶下;面色黧黑(黑而晦暗),肌膚甲錯(皮膚干燥粗糙,狀如魚鱗),為瘀血證。
天
2月7日 19:00-21:00
詳情2月8日 09:00-21:00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