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費試聽
- 免費直播
![](http://m.cddzsc.cn/upload/html/2021/01/my120031.png)
2月12日 19:00-21:00
詳情![](http://m.cddzsc.cn/upload/html/2021/01/my120031.png)
2月13日 19:00-21:00
詳情小兒慢性腹瀉的治療方法眾多,真武湯治療小兒慢性腹瀉的報道并不多見,筆者根據(jù)臨床經(jīng)驗將真武湯的療效記錄如下:
真武湯系《傷寒論》著名方劑,原用于治療腎陽衰微,水氣內(nèi)停,證見小便不利,惡寒腹痛,肢體沉重疼痛,或浮腫,或腹瀉,以及陽虛水泛所致的心悸、頭眩、身(目閏)動,振振欲僻地者。筆者受原文“少陰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自下利者,此為有水氣,……真武湯主之”之啟示,將該方用于治療小兒慢性腹瀉,療效甚好,特作以下介紹。
處方:熟附片9g(另包,先煎40分鐘,后入它藥),干姜3g,白術3g,白芍6g,茯苓6g。水煎服。此方一般不予加減,但若水瀉較甚者可加桂枝5g:小兒哭鬧(多因腹痛或腹脹不適)者可加木香5g;母奶不足者,另以淮山10~15g/次為末,沖糊服用,一日2~3次。藥后大便轉稠,次數(shù)減至一日2次左右時,改用筆者修訂的七味白術散方善后:黨參5g,白術3g,茯苓6g,炙草3g,粉葛5g,淮山9g,木香5g。水煎服。以上劑量乃5個月至一歲患兒所用,若小于5個月或大于一歲者,可按配方比例或減1/3量,或加1/3量。
適應證:①慢性腹瀉。病位較久,時間超過二周或月余者;②中醫(yī)迭進苦寒或西醫(yī)輸液打針不效者;③舌淡苔白而無熱象者。
病例1:劉×,男,1歲半。1996年4月26日初診,患兒腹瀉一月半,經(jīng)中西醫(yī)反復治療無效,遂來我處就診??淘\:瀉下粘液便中夾奶瓣,日七八次,精神萎靡,形體消瘦,面無光澤。食欲減退,舌苔白潤,指紋色淡。大便鏡檢:WBC8~10個/HP。證屬脾陽不足,寒濕滯腸。治宜溫陽散寒,運脾除濕。方用真武湯加味:熟附片9g(另包,先煎40分鐘),干姜3g,白術3g,白芍6g,茯苓6g,木香5g。二劑,水煎服。4月29日二診:藥后大便基本正常,日1~2次,精神漸強,食欲顯增,為鞏固療效,用七味白術散和山藥粥善后。
病例2:黃×,女,9個月。1996年5月3日初診?;純焊篂a50余天,西藥對癥、輸液治療無效,遂來我處要求中藥治療??淘\:瀉下水樣便,日10余次,小便黃而少,納差,面色萎黃,睡臥露睛,形體消瘦,舌淡苔薄白,大便鏡檢無異常。證屬脾陽虛衰,水濕內(nèi)盛。治宜理中溫陽,除濕止瀉。方用真武湯加味:熟附片9g(另包,先煎40分鐘),干姜3g,白術3g,白芍6g,茯苓6g,桂枝5g。1劑,水煎服。5月6日二診:藥后大便基本成形,小便亦趨正常,精神漸好,食欲增強,遂與七味白術散和山藥粥善后收功。
體會:明代醫(yī)家張景岳說:“小兒吐瀉證,虛寒者居其八九,實熱者十中一二。”當今中醫(yī)兒科名家董廷瑤亦認為:“脾虛寒泄較為多見。”筆者臨證十八九年,所遇小兒腹瀉,也以脾虛寒泄者為多,尤其發(fā)病逾月者,每見陽虛寒泄,很少濕熱為患。推究病因,大抵獨生子女,父母溺愛,往往重裘厚被以求溫暖,飲食營養(yǎng)唯恐不足,結果適得其反,患兒對外御邪能力下降,易遭風寒暑濕之襲;內(nèi)而“飲食自倍,腸胃乃傷”,脾陽受損,水濕不運,泄瀉遂作。更有一部分小兒,恣啖冰飲,一任滿足,本來“稚陽未充”、“脾常不足”,再受寒濕所傷,必然殃及脾陽,如此,腹瀉尤易發(fā)生。又有治之失宜,或苦寒迭進,或濫用西藥,以至泄瀉旬時逾月,久延不愈,亦成陽虛寒泄之證。
金·成無己曰:“真武湯益陽氣、散寒濕。”筆者用其治療陽虛寒泄,經(jīng)十數(shù)年臨床驗證,確屬最佳方劑,用之中的,往往一二劑即可見效。方中附子溫陽散寒,得干姜則守而不走,專事溫中,且散寒力增強,原方用生姜,因其走表,故易之;白術健脾燥濕,輔佐附子同除寒濕,茯苓滲利水濕,符合“治濕必利小便”之旨,白芍斂陰和陽,不致附子、干姜溫燥太過。醫(yī)'學教育網(wǎng)收集整理合方總使陽氣振奮,陰寒消散,脾胃健運。水濕得化,泄瀉自愈??傊痉郊瓤稍鰪娖⑽腹δ?,又可消除腸道寒濕之邪,消補兼施,所以奏效迅捷。
母乳不足,配合山藥糊者,系因該品既可藥用止瀉,又可作為食品,彌補母乳之不足,而與真武湯服用,可起到相得益彰的作用,臨證切莫輕視之。
此外,尚須注意以下3點:①確屬陽虛寒泄方可使用,陽損及陰者勿妄投之。②方中附片用量不可更改,且須用文火先煎40分鐘,以策安全。③本方乃大辛大熱之劑,故病去大半則止,隨后改用七昧白術散收功。該方出自《小兒藥證直訣》,原由人參、白術、茯苓、甘草、木香、藿香,葛根組成,筆者以淮山易藿香,旨在加強補養(yǎng)止瀉作用。經(jīng)反復臨床實踐驗證,該方健脾養(yǎng)胃,生津止瀉,用于真武湯之后,既可鞏固療效,又可改善患兒病理狀態(tài),且不至出現(xiàn)陰陽偏頗,是治療慢性腹瀉必不可少的善后方劑。
2月12日 19:00-21:00
詳情2月13日 19:00-21:00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