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載

掃一掃,立即下載

醫(yī)學教育網(wǎng)APP下載

開發(fā)者:1

蘋果版本:1

安卓版本:1

應用涉及權限:查看權限 >

APP:隱私政策:查看政策 >

微 信
醫(yī)學教育網(wǎng)微信公號

官方微信Yishimed66

24小時客服電話:010-82311666
您的位置:醫(yī)學教育網(wǎng) > 中醫(yī)理論 > 辨證論治 > 中醫(yī)婦科 > 正文

子宮脫垂

2009-09-18 14:04 醫(yī)學教育網(wǎng)
|

熱點推薦

——●●●聚焦熱點●●●——
報名入口>> 審核要求>> 特惠活動>>
重大變動>> 摸底測試>> 資料0元領>>

  子宮從正常位置沿陰道下降,宮頸外口達坐骨棘水平以下,甚至子宮全部脫出于陰道口以外,稱“子宮脫垂”。

  一、病因病機

  1.氣虛

  素體虛弱,中氣不足,分娩損傷,沖任不固,帶脈失約,或經(jīng)行產(chǎn)后負重操勞,耗氣傷中;或久居濕穢之地,寒濕襲于胞絡,醫(yī)學教育網(wǎng)整理損傷沖任帶脈而失于固攝,久則子宮墜落下脫。

  2.腎虛

  先天不足,或房勞多產(chǎn),傷精損腎;或年老體弱,腎氣虧虛,沖任不固,帶脈弛縱,無力系胞而致子宮脫出。

  二、分度

 ?、穸龋鹤訉m頸下垂到坐骨棘以下,但不超越陰道口。

 ?、蚨龋狠p者,宮頸已脫出陰道口;重者,宮頸及部分宮體已脫出陰道口。

 ?、蠖龋簩m頸及宮體全部脫出至陰道口外。

  三、辨證論治

  1.氣虛證

  主要證候:子宮下移或脫出于陰道口外,陰道壁松弛膨出,勞則加重,小腹下墜;身倦懶言,面色不華,四肢乏力,小便頻數(shù),帶下最多,質稀色淡;醫(yī)學教育網(wǎng)整理舌淡苔薄,脈緩弱。

  治法:補中益氣,升陽舉陷。

  主方:補中益氣湯加金櫻子、杜仲、續(xù)斷。

  2.腎虛證

  主要證候:子宮下脫,日久不愈;頭暈耳鳴,腰膝酸軟冷痛,小腹下墜,小便頻數(shù),入夜尤甚,帶下清?。簧嗟t,脈沉弱。

  治法:補腎固脫,益氣升提。

  主方:大補元煎加黃芪

醫(yī)師資格考試公眾號

距離2025醫(yī)師技能考試

編輯推薦
    • 免費試聽
    • 免費直播
    湯以恒 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 《消化系統(tǒng)》 免費試聽
    免費資料
    醫(yī)師資格考試 備考資料包
    歷年考點
    應試指導
    仿真試卷
    思維導圖
    立即領取
    回到頂部
    折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