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費試聽
- 免費直播
1月23日 19:00-20:00
詳情2月7日 19:00-21:00
詳情以中醫(yī)藥治療皮質(zhì)醇增多癥的報道,大都是以方藥立論,尚未見辨證分型的論述。有以黃精、大承氣湯加味治療,皆定為“腎實證”;有辨證為燥熱內(nèi)擾,胃腸實滯;亦有診斷為肝腎陰虛或肝火內(nèi)盛;此外尚有脾腎陽虛及瘀血證等。因此,本病在臨床辨證中既有虛實之異,又有病涉肝、脾、腎臟之不同。大體可分為以下四型:
1.腎實精壅 形體豐滿,面部紅潤,形如滿月,皮膚繃急,憋脹不適,脘腹?jié)M悶,牽脹引背,腰髀酸痛,大便干結(jié),經(jīng)少或經(jīng)閉,毳毛增多,可伴頭昏脹痛,煩躁失眠,易饑多食。苔少薄黃,脈數(shù)有力。
2.陰虛火旺 頭痛昏脹,神情煩躁,寐少夢多,心悸汗多,口渴便秘,體胖乳脹,面紅膚薄,毛發(fā)粗濃,手足心熱,喜涼惡熱,大便干結(jié),月經(jīng)閉止。舌紅苔少,脈弦沉數(shù)。
3.肝郁痰濁 體豐形腫,膚薄光亮,按之可陷,胸悶腹?jié)M,心悸氣短,溲少便干,頭昏作脹,神疲嗜睡,神情困頓,郁悶寡歡,經(jīng)少體胖大,脈沉弦滑。
4.脾腎陽虛 面晄虛浮,頭昏乏力,惡寒喜暖,神疲肢軟,心慌汗泄,納差少食,便少溲多,陽痿不舉,性欲減退,毛發(fā)色枯,骨軟疏松。醫(yī)學教'育網(wǎng)收集整理苔薄舌淡,脈沉濡軟。
本病凡由垂體或腎上腺腺瘤所導致者,臨診以腎實證及陰虛火旺型居多,但若久病不愈則可向痰濁型及陽虛型轉(zhuǎn)化。由外源性服用激素所致者,初期多見陰虛火旺,久則向陽虛型演變,故辨證分型之中也寓有疾病的分期。
1月23日 19:00-20:00
詳情2月7日 19:00-21:00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