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載

掃一掃,立即下載

醫(yī)學教育網(wǎng)APP下載

開發(fā)者:1

蘋果版本:1

安卓版本:1

應用涉及權限:查看權限 >

APP:隱私政策:查看政策 >

微 信
醫(yī)學教育網(wǎng)微信公號

官方微信Yishimed66

24小時客服電話:010-82311666
您的位置:醫(yī)學教育網(wǎng) > 中醫(yī)理論 > 辨證論治 > 中醫(yī)兒科 > 正文

胃腸結熱

2010-01-16 17:08 醫(yī)學教育網(wǎng)
|

熱點推薦

——●●●聚焦熱點●●●——
報名入口>> 審核要求>> 特惠活動>>
社保要求>> 常見問題>> 核心考點>>

  證候腹部脹滿,疼痛拒按,面赤唇紅,煩躁不安,渴喜冷飲,手足心熱,小便黃赤,大便秘結,舌質紅,苔黃燥,脈滑數(shù)或沉實,指紋紫滯。

  辨證本證多見于素體熱盛患兒,或有嗜食辛辣肥甘、食積郁熱、罹患熱病史者。熱結胃腸,腑氣壅滯不通,故腹部脹滿,疼痛拒按;里熱蒸盛,灼傷津液,故面赤唇紅,煩躁不安,渴喜冷飲,手足心熱;熱結腸腑,津虧腸涸,故大便秘結;小便黃赤,舌紅苔黃燥,脈滑數(shù)或沉實,指紋紫滯均為里熱結聚之象。

  本證以腹痛脹滿,疼痛拒按,煩躁便秘,面赤口渴,舌苔黃燥,脈滑數(shù)或沉實為特征。

  治法通腑泄熱,醫(yī)學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行氣止痛。

  主方大承氣湯加減。(《傷寒論》)

  常用藥生大黃、芒硝、厚樸、枳實、黃芩、黃連。

  腹痛便秘,口干,舌紅少津者,改用增液承氣湯清熱潤燥,增水行舟;腹脹甚,加木香、炒萊菔子行氣消脹;口渴甚,加石斛、玉竹生津止渴;因肝膽失于疏泄,肝熱犯胃而實熱腹痛者,可用大柴胡湯加減。

醫(yī)師資格考試公眾號

距離2025醫(yī)師技能考試

編輯推薦
    • 免費試聽
    • 免費直播
    湯以恒 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 《消化系統(tǒng)》 免費試聽
    免費資料
    醫(yī)師資格考試 備考資料包
    歷年考點
    應試指導
    仿真試卷
    思維導圖
    立即領取
    回到頂部
    折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