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費試聽
- 免費直播
1月23日 19:00-20:00
詳情2月7日 19:00-21:00
詳情熱點推薦
——●●●聚焦熱點●●●—— | ||
---|---|---|
報名時間>> | 考試公告>> | 各地動態(tài)>> |
重大變動>> | 摸底測試>> | 資料0元領(lǐng)>> |
一、辨證要點
兒童多動綜合征病情有輕重之別。輕者多動多語,侵擾他人,煩躁不寧,不聽命令,不守紀律;重者惹是生非,打架斗毆,不知危險,任性冒失,易發(fā)生意外,不但直接影響學習,甚至導(dǎo)致少年犯罪,成為社會問題。
兒童多動綜合征的辨證,當審其虛實,并結(jié)合臟腑辨證。多動多語,神思渙散,動作笨拙,遇事善忘,思維較慢,形瘦少眠,面色少華為虛證之象。伴易怒,五心煩熱,口干唇紅,顴紅盜汗為肝腎陰虛,伴面黃不澤,身疲乏力,納呆便溏為心脾兩虛。多動任性,易于激動,口干喜飲,胸悶脘痞,唇紅口臭,小便黃赤混濁,舌苔黃膩,為實證之象,多為濕熱內(nèi)蘊,痰火擾心所致。有產(chǎn)傷、腦外傷,伴舌紫面暗,脈澀者,為正虛夾瘀或痰瘀互結(jié)。
二、治療原則
治療以調(diào)和陰陽為根本治則。肝腎陰虛者,治以滋陰潛陽;心脾兩虛者,治以補益心脾;痰火內(nèi)擾者,治以清熱滌痰。虛實夾雜治以攻補兼施,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或標本兼顧。治療時要注意安神益智,常配入遠志、石菖蒲、龜板、龍骨等藥。除服藥外,還應(yīng)注意心理方面的疏導(dǎo),醫(yī)師、家長、老師密切配合,耐心教育。
三、分證論治
1.肝腎陰虛
證候:神思渙散,煩躁多動,沖動任性,難以自控,睡眠不安,遇事善忘,五心煩熱,口干唇紅,形體消瘦,顴紅盜汗,大便干結(jié),舌紅少津,苔少,脈弦細數(shù)。
分析:肝腎陰虛,水不涵木,肝陽上亢,則神思渙散,煩躁多動,沖動任性,睡眠不安,遇事善忘;陰精不足,肌體失養(yǎng)則形體消瘦;虛熱內(nèi)蒸,耗津傷液,而見五心煩熱,口干唇紅,顴紅盜汗,大便干結(jié)。舌紅少津,苔少,脈弦細數(shù)為陰虛之象。
治法:滋養(yǎng)肝腎,潛陽定志。
方藥:杞菊地黃丸加減。常用藥:熟地、山茱萸、山藥、枸杞子滋腎養(yǎng)肝,菊花、丹皮、白蒺藜平肝潛陽,青龍齒、遠志、龜板寧神定志。
暴躁多動,哭鬧毀物加龍膽草、山梔、青黛乎肝瀉火;不寐健忘加酸棗仁、柏子仁、益智仁安神益智;夜寐盜汗加浮小麥、龍骨、牡蠣斂汗固澀;大便秘結(jié)加火麻仁潤腸通便。
2.心脾兩虛
證候:神思渙散,多動不安,動作笨拙,情緒不穩(wěn),頭暈健忘,思維緩慢,面色萎黃,神疲乏力,多夢少寐,食欲不振,大便溏瀉,舌淡苔白,脈細弱。
分析:心主神明,脾主思,心脾兩虛,氣血不足,心腦失養(yǎng),故神思渙散,多動不安,動作笨拙,情緒不穩(wěn),頭暈健忘,思維緩慢;氣血兩虛,肌膚失養(yǎng),則神疲乏力,面色萎黃;脾失健運則納差便溏。舌淡苔白,脈細弱為氣血不足之象。
治法:補益心脾,養(yǎng)血安神。
方藥:歸脾湯合甘麥大棗湯加減。常用藥:炙甘草、黨參、白術(shù)、黃芪益氣健脾,當歸、大棗、龍眼肉、淮小麥補益心血,茯神、酸棗仁、遠志安神定志。
思想不集中加益智仁、龍骨養(yǎng)心斂神;夜寐不安加五味子、夜交藤養(yǎng)血安神;記憶力差,動作笨拙,舌苔厚膩者,加半夏、陳皮、九節(jié)菖蒲化痰開竅。
3.痰火內(nèi)擾
證候:神思渙散,多語哭鬧,任性多動,易于激動,胸悶脘痞,喉間痰多,夜寐不安,目赤口苦,小便黃赤,大便秘結(jié),舌質(zhì)紅,苔黃膩,脈滑數(shù)。。
分析:濕熱內(nèi)蘊,痰火內(nèi)擾,心失所主,故神思渙散,多語哭鬧,任性多動,易于激動;肝火偏旺,故夜寐不安,目赤口苦;痰熱內(nèi)蘊,則胸悶脘痞,喉間痰多,小便黃赤,大便秘結(jié)。舌質(zhì)紅、苔黃膩、脈滑數(shù)為痰熱之象。
治法:清熱滌痰,安神定志。
方藥:黃連溫膽湯加減。常用藥:半夏、陳皮、枳實、茯苓化痰行氣,膽南星、天竺黃、竹茹清化痰熱,黃連、丹皮、連翹清熱瀉火,石菖蒲、郁金、珍珠母安神定志。
食欲不振,胸悶惡心加萊菔子、谷麥芽、蘇梗行氣消積助運;大便秘結(jié)加礞石、玄明粉、生大黃瀉火通便;面色晦暗,舌有瘀班,脈澀,有產(chǎn)傷及外傷史,加桃仁、紅花、川芎活血散瘀。
1月23日 19:00-20:00
詳情2月7日 19:00-21:00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