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考試輔導
直播課
除了請醫(yī)生定期進行口腔檢查外,還要學會自我檢查的方法,以便早期就醫(yī)。自我檢查的方法與步驟如下:在充足的照明下,患者面對鏡子。
(1)對頭頸部進行對稱性觀察:注意皮膚顏色的變化。
?。?)手指觸摸面部:面部如有顏色變化、觸疼或腫塊、疣痣增大,2周內(nèi)就醫(yī)檢查。
(3)觸摸頸部:從耳后觸摸至鎖骨,注意觸摸疼痛與腫塊。檢查左右兩側頸部。
?。?)上、下唇:先翻開下唇,觀察唇紅部與唇內(nèi)側黏膜,用示指與拇指從內(nèi)向外,從左向右觸摸下唇,對上唇做同樣檢查,觸摸是否有腫塊,觀察是否有創(chuàng)傷。
?。?)牙齦與頰部:用示指拉開頰部,觀察牙齦,并用示指與拇指挾住頰部,進行觸摸。
(6)舌與口底:伸出舌,觀察舌的顏色與醫(yī)學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質(zhì)地,用消毒紗布包住舌尖部,然后把舌拉向左或右,觀察舌的邊緣部位。用示指與拇指,觸摸舌體,注意是否有異常腫塊。檢查口底需用舌舔上腭部,以觀察顏色與形態(tài)的變化,然后用示指觸摸口底。
(7)上腭部:對上腭部檢查有時需用牙刷柄壓住舌,頭略后仰,觀察軟腭與硬腭的顏色與形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