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費試聽
- 免費直播
主講:網校老師 6月11日19:00-21:30
詳情主講:網校老師 6月12日19:00-21:00
詳情關于兒童缺鐵性貧血的病因,很多全科主治醫(yī)師的考生是非常關注的,這也是全科主治醫(yī)師資格考試中很可能會涉及到的知識內容。醫(yī)學/教育/網小編搜集并整理了兒童缺鐵性貧血的四點注意病因,分享給大家,希望對大家的備考復習有所幫助。
(一)需要量高
小兒由于長生發(fā)育快需鐵量增加,生長愈快需鐵量愈多,血容量隨體重的增加,正常嬰兒長到5個月的體重增加1倍,生后頭1年體重為初生3倍,未成熟兒可達5-6倍,每增加體重1公斤,體內需增加鐵質35-45mg,若初生血蛋白為19g/dl,呈4.5-5個月時降至11g/dl左右,此時僅動用儲存的鐵即可維持,勿需在食物中加鐵。因此缺鐵性貧血多發(fā)生在6月-3歲小兒。這個時期應特別注意合理的添加含鐵比較多的食品。年齡在6個月以前的小嬰兒若有明顯的缺鐵性貧血,一般不是由于飲食中缺鐵所致,必須尋找其他原因。
(二)體內貯鐵不足
胎齡7個月以前的胎兒貯鐵很少,胎兒由母體獲得的鐵在妊娠后3個月最多。足月新生兒體內貯鐵約250-300mg,加之生理性溶血所釋放的鐵,足夠生后4個月生長發(fā)育之用。早產、雙胎、宮內失血(胎兒向母體或向另一攣生胎兒輸血),前置胎盤,胎盤早期剝離,生后過早結扎臍帶(可使新生兒少得70-100毫升臍血,相當于鐵元素40mg)以及母親妊娠患嚴重血的貧血等,均可使新生兒貯鐵減少。于生后3-4個月發(fā)生貧血。
(三)飲食攝入鐵不足
從食物中獲得鐵不足是缺鐵性貧血的主要原因。嬰幼兒飲食以母乳或牛乳為主,而乳類含鐵量極低,人乳含鐵0.15mg/dl,牛乳含鐵0.1mg/dl,羊乳更少,乳類中鐵吸收率為2-10%.如不及時添加含鐵豐富的輔食。即易發(fā)生貧血。年長兒可因飲食習慣不良、拒食、偏食或營養(yǎng)供養(yǎng)較差而發(fā)生缺鐵性貧血。
(四)鐵的生長和消耗過多
正常人體內儲存的鐵,為人體總鐵量的30%,如急性失血不超過全血量的1/3,雖不額外補充鐵劑,必能迅速恢復,不致發(fā)生貧血。嬰兒每天排泄鐵比成人多3倍,長期慢性失血時,如每失血4ml,約等于失鐵1,6mg,雖每天失血量不多,但鐵的消耗量已超過正常的一倍以上,即可造成貧血。常見的慢性失血如胃腸道的畸形,膈疝、息肉、鉤蟲病、鼻衄、血小板減少性紫斑、肺含鐵血黃素沉著癥等,均可導致鐵質缺乏。此外長期腹瀉、嘔吐、脂肪痢均可影響營養(yǎng)素的吸收,小兒反復急慢性感染、食欲減退、胃腸道吸收不良均影響鐵質的吸收和消耗增多,造成缺鐵性貧血。
主講:網校老師 6月11日19:00-21:30
詳情主講:網校老師 6月12日19:00-21:00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