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是不是也經常有這樣的情況?放了幾天假,不僅沒有覺得全面回血、活力四射,反而像往常一樣,甚至更加地萎靡不振。
其實,越休息越累的情況很常見。
閉上眼睛感受一下,你是不是身體上某些部位比較僵硬、緊張?或者心情煩躁?
即便手頭沒有什么即刻要做的事情,但仍然有一種隨時待命、隨時需要提防新問題出現的狀況?
美國精神病學家 Edmund Jacobson 認為,之所以人們會持續(xù)緊張疲倦,是因為我們并沒有學會放松。
放松并不是躺在床上不動、或是出門度假那么簡單。要緩解這種緊繃感,需要人們能夠真正進入一種「放松」的狀態(tài),它不僅僅是一種身體上的休息。
為什么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會感到那么緊繃呢?
首先,公司的企業(yè)文化鼓勵人們透支能量。許多企業(yè)的公司文化鼓勵人們成為工作狂,休息就是懈怠。受到企業(yè)文化影響,人們習慣于超額透支能量,唯恐自己一旦松懈下來,就會被淘汰。
其次,糟糕的時間管理也會讓人陷入持續(xù)緊繃。有習慣性拖延的人們在完成任務前,會陷入「沒有完成任務」的焦慮中;而等工作完成后,由于拖延浪費了原本可以用來休息的時間,拖延者也無法得到充足的放松,最終形成長期緊繃感。
而那些總想著「事情做完我再休息」的人們也容易長期緊繃。他們總想著要等事情完成,才能放心投入地放松。然而研究發(fā)現,在工作到一半時去放松,和工作結束后去放松,產生的欣悅感是相似的。所以,有時間休息就應該抓緊機會休息。
最后,高敏感人士也容易持續(xù)緊繃。高敏感人士對他人的情緒和外界刺激(例如聲音氣味等等)容易過度反應。長此以往,比起普通人,高敏感人士總是消耗更多能量,也就容易持續(xù)地感到緊繃(Aron, 1996)。
長大后的我們,心理和生理上的疲勞感幾乎不會是某一次的加班、某一次的通宵聚會,或是某一天的劇烈運動造成的——如今困擾我們的疲憊感,是長時間緊繃之下的結果。
僅僅是靠娛樂活動、運動、和朋友聊天這些方式,并不能真正讓人放松下來。而在長時間緊繃后再補覺、甚至給自己放長假,也很難恢復緊繃帶來的損傷,更不用期望在一次充足睡眠后就消除這種疲憊。
想要避免高壓生活下形成的長期緊繃感所帶來的傷害,正確的做法是在它還未累積成難以消除的疲憊的緊繃早期時,就開始學會放松。那么——
我們要怎樣在緊繃的生活里獲得真正的放松呢?
可以學習心理咨詢相關知識,了解自身情況去“對癥下藥”,緩解自身情況,有些朋友認為自己沒有心理方面的問題沒有必要去學習。其實心理學已經應用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廣告學、營銷學乃至溝通技巧,處處都有心理學的影子。所以學習心理學是非常必要的!
以上是醫(yī)學教育網小編整理的“為什么休息之后身體依然疲憊?”全部內容,想了解更多心理咨詢師知識及內容,請點擊醫(yī)學教育網。醫(yī)學教育網成立至今已有16年,專注醫(yī)學考試培訓教育,已經為數百萬學員提供了考證、從業(yè)和晉升等專業(yè)幫助,贏得了廣大醫(yī)學從業(yè)人員的認可和信賴,未來我們依然會為每一位在醫(yī)學路上不斷前進的你,提供便利的學習資源及優(yōu)質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