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免費資料
饑餓時機體內分泌及能量代謝變化:
饑餓時機體為了適應饑餓狀態(tài),調動了許多內分泌物質參與這一過程:主要有胰島素、胰高血糖素、生物激素、兒茶酚胺、甲狀腺素、腎上腺皮質激素和抗利尿激素等。這些激素的變化直接影響著機體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脂肪等的代謝醫(yī)學|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
饑餓時血糖下降,胰島素的分泌立即減少,胰高血糖素、生長激素、兒茶酚胺的分泌增加,導致糖原分解加速,糖的生成增加。隨著饑餓時間的延長,肝臟糖異生增加,但同時消耗機體內的蛋白質,此時,體內的脂肪水解增加,逐步成為機體的主要能量來源,這樣可以充分的利用機體儲存的脂肪,減少糖異生和蛋白質的分解,這是饑餓后期機體的自身保護措施。反映在尿氮排除的逐漸減少,饑餓初期尿氮排除約為8.5g/天,后期測減少至2~4g/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