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載

掃一掃,立即下載

醫(yī)學教育網APP下載

開發(fā)者:1

蘋果版本:1

安卓版本:1

應用涉及權限:查看權限 >

APP:隱私政策:查看政策 >

微 信
醫(yī)學教育網微信公號

官方微信Yishimed66

24小時客服電話:010-82311666
您的位置:醫(yī)學教育網 > 中醫(yī)理論 > 辨證論治 > 中醫(yī)內科 > 正文

左金丸除“燒心”

2015-05-29 10:54 醫(yī)學教育網
|

熱點推薦

——●●●聚焦熱點●●●——
報名時間>> 特惠活動>> 各地動態(tài)>>
重大變動>> 摸底測試>> 資料0元領>>

在消化科門診和住院病人中,經常見到“燒心”泛酸、嘔惡口苦、胃脘脹痛、嘈雜似饑、舌質紅、苔黃膩、脈弦滑的病人,胃鏡檢查常有食管或胃黏膜不同程度的充血、水腫、糜爛、潰瘍,表面或附有黃綠色膽汁。這種情況,多屬現(xiàn)代醫(yī)學的反流性食管炎、膽汁反流性胃炎、淺表性胃炎、糜爛性胃炎或消化性潰瘍等疾病等,屬于中醫(yī)“胃脘痛”、“吐酸”、“反胃”、“嘈雜”等范疇。中醫(yī)認為,此類疾病與肝胃有密切關系,其病機屬肝失條達,郁而化火,橫逆犯胃,肝胃不和。

面對這種情況,我在臨床習用左金丸治療,而且每能獲得滿意療效。左金丸,又稱回令丸,萸連丸,出自《丹溪心法》。方中黃連味苦性寒,入心、肝、胃、大腸經。功能清熱瀉火,燥濕解毒。主治熱病邪入心經之高熱,煩躁,譫妄或熱盛迫血妄行之吐衄,濕熱胸痞,泄瀉,痢疾,心火亢盛之心煩失眠,胃熱嘔吐或消谷善饑,肝火目赤腫痛,以及熱毒瘡瘍,疔毒走黃,牙齦腫痛,口舌生瘡,聤耳,陰腫,痔血,濕疹,燙傷等。內服煎湯1.5克~3克;研末每次0.3克~0.6克,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研末調敷,或煎水洗,或熬膏,或浸汁用。吳茱萸性熱,味辛苦。功能散寒止痛,降逆止嘔,助陽止瀉。主治厥陰頭痛,寒疝腹痛,寒濕腳氣,經行腹痛,脘腹脹痛,嘔吐吞酸,五更泄瀉等。入煎劑內服1.5克~4.5克,外用適量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

左金丸是黃連和吳茱萸按6︰1的比例入藥,共為末,水泛為丸,每服3~6克,一日兩次。溫開水送服。亦可作湯劑,用量參考原方比例酌定。功能瀉火,疏肝,和胃,止痛。主治肝失條達,郁而化火,橫逆犯胃,肝胃不和所致的脘脅疼痛,口苦嘈雜,嘔吐酸水,不喜熱飲,舌紅苔黃,脈象弦數(shù)等癥。脾胃虛寒者忌用。

《素問·至真要大論》說:“諸逆沖上,皆屬于火。”“諸嘔吐酸,暴注下迫,皆屬于熱。”火熱當清,氣逆當降,故治宜清瀉肝火為主,兼以降逆止嘔。方中重用黃連為君,既能清瀉肝火,又可清瀉胃熱,一藥兩清肝胃,達到標本兼治。然氣郁化火之證,純用大苦大寒之黃連既恐郁結不開,又慮折傷中陽,故又少佐辛熱之吳茱萸疏肝理氣解郁,佐制黃連之寒,和胃下氣降逆,引領黃連入肝。二藥合用,辛開苦降,一清一溫,肝胃同治,瀉火而不至涼遏,降逆而不礙火郁,相反相成,使肝火得清,胃氣得降,諸癥自愈?!夺t(yī)宗金鑒·刪補名醫(yī)方論》卷4:“左金丸獨用黃連為君,從實則瀉子之法,以直折其上炎之勢。吳茱萸從類相求,引熱下行,并以辛燥開其肝郁,懲其捍格,故以為佐。然必本氣實而土不虛者,庶可相宜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

醫(yī)師資格考試公眾號

相關資訊
距離2025醫(yī)師技能考試

編輯推薦
    • 免費試聽
    • 免費直播
    湯以恒 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 《消化系統(tǒng)》 免費試聽
    免費資料
    醫(yī)師資格考試 備考資料包
    歷年考點
    應試指導
    仿真試卷
    思維導圖
    立即領取
    回到頂部
    折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