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費試聽
- 免費直播
1月23日 19:00-20:00
詳情2月7日 19:00-21:00
詳情急驚風之辨證施治以清熱、豁痰、鎮(zhèn)驚、熄風為治療原則。痰盛者須豁痰,驚盛者須鎮(zhèn)驚,風盛者須熄風,然熱盛者皆必先解熱。由于痰有痰火和痰濁的區(qū)別;熱有表里的不同;風有外風、內風的差異;驚證既可出現(xiàn)驚跳、嚎叫的實證,亦可出現(xiàn)恐懼、驚惕的虛證。因此,豁痰有芳香開竅,清火化痰,滌痰通腑的區(qū)分;清熱有解肌透表,清氣泄熱,清營涼血的不同;治風有疏風、熄風的類別;鎮(zhèn)驚有清心定驚,養(yǎng)心平驚的差異。
1.風熱動風
(1)證候 發(fā)熱驟起,頭痛咽痛,身痛,咳嗽流涕,煩躁不寧,四肢拘急,目睛上視,牙關緊閉,舌紅苔薄黃,脈浮數(shù)或弦數(shù)。
(2)治則 疏風清熱,熄風止痙醫(yī)|學教育網(wǎng)。
(3)主方 銀翹散加減。
(4)方藥 金銀花、連翹、薄菏、防風、蟬蛻、菊花、僵蠶。
喉間痰鳴者,加竹黃、瓜蔞皮、;高熱,便秘、乳蛾紅腫者,加大黃或涼膈散。以往有高熱驚厥史患兒,在感冒發(fā)熱初起,宜加服紫雪散以防驚厥發(fā)作。
2.氣營兩燔
(1)證候 起病急驟,高熱煩躁,皮膚發(fā)疹發(fā)斑,神昏驚厥;或見持續(xù)昏迷,壯熱無汗、呼吸不利,二便俱閉,舌質紅或絳,苔黃,脈數(shù)有力。
(2)治則 清氣涼營,熄風開竅。
(3)主方 清瘟敗毒飲加減。
(4)方藥 連翹、石膏、黃連、黃芩、梔子、知母、生地、水牛角、赤芍、玄參、丹皮、羚羊角、石決明、鉤藤。
神志昏迷加石菖蒲、郁金,或用至寶丹、紫雪丹熄風開竅;大便秘結加生大黃、芒硝;嘔吐加半夏、玉樞丹。
3.邪陷心肝
(1)證候 高熱煩躁,手足躁動,反復抽搐,項背強直,四肢拘急,口眼相引,神識昏迷,舌質紅絳,脈弦滑。
(2)治則 清心開竅,平肝熄風。
(3)主方 羚角鉤藤湯加減。
(4)方藥 羚羊角、鉤藤、僵蠶、菊花、石菖蒲、川貝母、廣郁金、龍骨、竹茹、黃連。同時,另服安宮牛黃丸清心開竅。
熱盛加生石膏、知母;便干加生大黃、玄明粉;口干舌紅加生地、玄參。
4.濕熱疫毒
(1)證候 起病急驟,突然壯熱,煩躁譫妄,神志昏迷,反復驚厥,嘔吐腹痛,大便黏滯或夾膿血,舌質紅,苔黃膩,脈滑數(shù)。
(2)治則 清化濕熱,解毒熄風。
(3)主方 黃連解毒湯加味。
(4)方藥 黃芩瀉、黃連、黃柏、山梔、白頭翁、秦皮、鉤藤、石決明。
舌苔厚膩,大便不爽加生大黃、厚樸;竅閉神昏加安宮牛黃丸;頻繁抽風加紫雪丹;嘔吐加玉樞丹。
5.驚恐驚風
(1)證候 暴受驚恐后突然抽搐,驚跳驚叫,神志不清,四肢欠溫,舌苔薄白,脈亂不齊。
(2)治則 鎮(zhèn)驚安神,平肝熄風。
(3)主方 琥珀抱龍丸加減。
(4)方藥 琥珀、朱砂、金箔;膽南星、天竺黃、人參、茯苓、淮山藥、甘草、菖蒲、鉤藤、石決明。
抽搐頻作加止痙散;氣虛血少者加黃芪、當歸、白芍、酸棗仁。
1月23日 19:00-20:00
詳情2月7日 19:00-21:00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