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
- 免費試聽
- 免費直播
12月24日 19:00-21:00
詳情12月31日 14:00-18:00
詳情熱點推薦
——●●●聚焦熱點●●●—— | ||
---|---|---|
報名預(yù)約>> | 有問必答>> | 報考測評>> |
顫證的證治分類:
1.風(fēng)陽內(nèi)動
癥狀:肢體顫動粗大,程度較重,不能自制,眩暈耳鳴,面赤煩躁,易激動,心情緊張時顫動加重,伴有肢體麻木,口苦而干,語言遲緩不清,流涎,尿赤,大便干。舌質(zhì)紅,苔黃,脈弦。
治法:鎮(zhèn)肝熄風(fēng),舒筋止顫醫(yī)學(xué)|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
方藥:天麻鉤藤飲合鎮(zhèn)肝熄風(fēng)湯加減。
常用藥:天麻、鉤藤,石決明、代赭石、生龍骨、生牡蠣、生地黃、白芍、玄參、龜板、天門冬、懷牛膝、杜仲、桑寄生、黃芩、梔子、夜交藤、茯神。
2.痰熱風(fēng)動
癥狀:頭搖不止,肢麻震顫,重則手不能持物,頭暈?zāi)垦?,胸脘痞悶,口苦口黏,甚則口吐痰涎。舌體胖大,有齒痕,舌質(zhì)紅,舌苔黃膩,脈弦滑數(shù)。
治法:清熱化痰、平肝熄風(fēng)。
方藥:導(dǎo)痰湯合羚角鉤藤湯加減。
常用藥:半夏、膽南星、竹茹、川貝母、黃芩、羚羊角、桑葉、鉤藤、菊花、生地、生白芍、甘草、橘紅、茯苓、枳實。
3.氣血虧虛
癥狀:頭搖肢顫,面色晄白,表情淡漠,神疲乏力,動則氣短心悸健忘,眩暈,納呆。舌體胖大,舌質(zhì)淡紅,舌苔薄白滑,脈沉濡無力或沉細(xì)弱。
治法:益氣養(yǎng)血,濡養(yǎng)筋脈。
方藥:人參養(yǎng)榮湯加減。
常用藥:熟地,當(dāng)歸,白芍、人參、白術(shù)、黃芪、茯苓、炙甘草、肉桂、天麻、鉤藤、珍珠母、五味子、遠(yuǎn)志。
4.髓海不足
癥狀:頭搖肢顫,持物不穩(wěn),腰膝酸軟,失眠心煩,頭暈耳鳴,善忘,老年患者常兼有神呆、癡傻。舌質(zhì)紅,舌苔薄白,或紅絳無苔,脈象細(xì)數(shù)。
治法:填精補髓,育陰熄風(fēng)。
方藥:龜鹿二仙膏合大定風(fēng)珠加減。
常用藥:龜板、鱉甲、生牡蠣、鉤藤、雞子黃、阿膠、枸杞子、鹿角、熟地、生地、白芍、麥冬、麻仁、人參、山藥、茯苓、五味子、甘草。
5.陽氣虛衰
癥狀:頭搖肢顫,筋脈拘攣,畏寒肢冷,四肢麻木,心悸懶言,動則氣短,自汗,小便清長或自遺,大便溏。舌質(zhì)淡,舌苔博白,脈沉遲無力。
治法:補腎助陽、溫煦筋脈。
方藥:地黃飲子加減。
常用藥:附子、肉桂、巴戟天、山萸肉、熟地黃、黨參、白術(shù)、生姜、白芍、甘草。
天
12月24日 19:00-21:00
詳情12月31日 14:00-18:00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