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方案
APP下載

掃一掃,立即下載

醫(yī)學教育網APP下載
手機網
醫(yī)學教育網醫(yī)師資格手機網欄目

手機網二維碼

微 信
醫(yī)學教育網微信公號

官方微信med66_cdel

搜索|
您的位置:醫(yī)學教育網 > 口腔醫(yī)學知識 > 口腔基礎 > 口腔解剖生理學 > 正文

咀嚼運動中生物杠桿

2015-08-12 10:40 醫(yī)學教育網
|

咀嚼運動中生物杠桿:

人體器官的解剖、生理特點都是相互依存,互相影響的。在咀嚼運動中,下頜有轉動和滑動,多數(shù)情況是兩種基本方式的混合,較為復雜。觀測角度涉及額狀面、矢狀面和水平面。根據(jù)生物力學的機械杠桿原理分析如下:

(1)切咬運動:切咬食物時,前牙切咬食物為重點、顳下頜關節(jié)為支點,提下頜肌群以咬肌和顳肌為主要動力點,從矢狀面觀察構成第Ⅲ類杠桿,則阻力臂較動力臂長,機械效能較低。因此,越向前牙區(qū)咀嚼食物,牙齒承受的咀嚼力就越小,這有利于維護狹小的單根前牙和其牙周組織的健康。

(2)側方咀嚼運動:一般為左側或右側的單側型咀嚼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此時非工作側髁突雖向工作側移動,但仍為翼外肌、顳肌和舌骨上、下肌群所穩(wěn)定,并作為支點。工作側的升頜肌主要以咬肌與翼內肌收縮為力點,研磨食物處為重點,從額狀面觀察構成第Ⅱ類杠桿,此時動力臂較阻力臂長,可使機械效能增加。當研磨食物的后階段下頜接近牙尖交錯位時,則同時可存在第Ⅱ類和第Ⅲ類杠桿作用。

醫(yī)師資格公眾號

相關資訊
編輯推薦
考試輔導
直播課
免費直播|2021年口腔醫(yī)師備考攻略
【11月10日】老師鴻儒全面講解2021年口腔醫(yī)師備考攻略

直播時間:11月10日 19:30-21:00

主講老師:鴻儒

直播主題:2021年口腔醫(yī)師備考攻略全面講解

回到頂部
折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