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費試聽
- 免費直播
1月23日 19:00-20:00
詳情2月7日 19:00-21:00
詳情熱點推薦
——●●●聚焦熱點●●●—— | ||
---|---|---|
報名時間>> | 考試公告>> | 各地動態(tài)>> |
重大變動>> | 摸底測試>> | 資料0元領(lǐng)>> |
敗毒散:
處方:柴胡、前胡、川芎、枳殼、羌活、獨活、茯苓、桔梗、人參、甘草、生姜、薄荷來源:虛人而感風寒濕邪,邪正交爭于肌腠之間,正虛不能祛邪外出,故憎寒壯熱而無汗,頭項強痛,肢體酸痛。風寒犯肺,肺氣不宣,故鼻塞聲重,咳嗽有痰。胸膈痞滿,舌苔白膩,脈浮而濡,正是風寒兼濕之證。所以治當益氣解表,散寒祛濕。方中羌活、獨活并為君藥,辛溫發(fā)散,通治一身。
功能主治:散寒祛濕,益氣解表。氣虛,外感風寒濕表證。憎寒壯熱,頭項強痛,肢體酸痛,無汗,鼻塞聲重,咳嗽有痰,胸膈痞滿,舌淡苔白,脈浮而按之無力。(本方常用于感冒、流行性感冒、支氣管炎、風濕性關(guān)節(jié)炎、痢疾、過敏性皮炎、濕疹等屬外感風寒濕邪兼氣虛者。)
用途用量:上為粗末。每服二錢(6克),水一盞,加生姜、薄荷各少許,同煎七分,去滓,不拘時服,寒多則熱服,熱多則溫服(現(xiàn)代用法:作湯劑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減)。若正氣未虛,而表寒較甚者,去人參,加荊芥、防風以祛風散寒;氣虛明顯者,可重用人參,或加黃芪以益氣補虛;濕滯肌表經(jīng)絡(luò),肢體酸楚疼痛甚者,可酌加威靈仙、桑枝、秦艽、防己等祛風除濕,通絡(luò)止痛;咳嗽重者,加杏仁、白前止咳化痰;痢疾之腹痛、便膿血、里急后重甚者,可加白芍、木香以行氣和血止痛醫(yī)`學(xué)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
注意:本方多辛溫香燥之品,若是暑溫、濕熱蒸迫腸中而成痢疾者,切不可誤用。若非外感風寒濕邪,寒熱無汗者,亦不宜服。(方中藥物多為辛溫香燥之品,外感風熱及陰虛外感者,均忌用。若時疫、濕溫、濕熱蘊結(jié)腸中而成之痢疾,切不可用。)
摘錄:《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小兒藥證直決》備注:(1)本方是一首益氣解表的常用方。臨床應(yīng)用以惡寒發(fā)熱,肢體酸痛,無汗,脈浮按之無力為辨證要點。
1月23日 19:00-20:00
詳情2月7日 19:00-21:00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