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些食物和中藥是相克的,不能同時吃,否則會減淡藥物的作用,達不到治療的效果,甚至還會出現(xiàn)副作用。那么,吃中藥時不能吃什么食物呢?今天,為大家來總結一下服用中藥不得不知道的細則和禁忌都有哪些,千萬別錯過了。
服用中醫(yī)的細則
飯前服:一般在飯前30-60分鐘服藥。對于病位在下的疾病應在飯前服藥,以使藥性容易下達,如肝腎虛損或腰以下的疾病。
餐間服:即在兩餐之間服藥,避免食物對藥物的影響,治療脾胃病的藥宜餐間服。
飯后服:一般在飯后15-30分鐘服藥。醫(yī)'學教育網(wǎng)|整理對于病位在上的疾病應在飯后服藥。如心、肺、胸膈和胃脘以上的病癥。
空腹服:具有滋補作用的湯藥,宜早晨空腹服用,以利于充分吸收。
睡前服:一般在睡前15-30分鐘服用。如補心脾、安心神、鎮(zhèn)靜安眠的藥物等。
隔夜服:主要是指驅蟲藥,睡前服1次,第二天早晨空腹再服用1次,以便將蟲殺死排出體外。
那么,服用中藥又會有哪些禁忌呢?
辛辣食品。辛辣食品性多溫熱,易耗氣動火、傷陰動血。如服用清熱去火、滋陰涼血,養(yǎng)陰透熱等中藥或在癰瘍瘡毒等熱性病治療期間,須忌食辛辣。如蔥、姜、蒜、胡椒、辣椒、羊肉、狗肉等辛辣熱性食品,如若食用,會抵消藥效,甚至促發(fā)炎癥
生冷食品。生冷食品性多寒涼,寒凝致瘀、不通則痛。生冷類食品容易刺激胃腸道,影響胃腸對藥物的吸取。故在治療“寒癥”服中藥如溫陽通脈、祛寒逐濕藥,或健脾和胃藥,不可食用生冷之品。
腥膻食品。一般中藥均有芳香氣味,尤以是芳香化濕、芳香理氣為甚,此類藥物含有大量的揮發(fā)油,賴以發(fā)揮治療作用,芳香物質與腥膻氣味不能相容。若服用中藥時不避腥膻,往往影響藥效。如魚、蝦、海鮮腥氣,牛羊膻味。對那些過敏性哮喘、過敏性鼻炎、瘡癤、濕疹、蕁麻疹等過敏性皮炎患者,在服用中藥期間必需忌食腥膻之物,還應少吃雞、羊、豬頭肉、蟹、鵝肉等腥膻辛辣刺激之發(fā)物。由于這類食品中含有異性蛋白,部分病人格外敏感輕易產(chǎn)生過敏,從而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