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費試聽
- 免費直播
時間待定
詳情時間待定
詳情硬皮病針灸治療:
藥餅灸(一)取穴主穴:分4組。1、大椎、腎俞;2、命門、脾俞;3、氣海、血海;4、膈俞、肺俞。
(二)治法:
藥餅制備:白附子、乳香、沒藥、丁香、細辛、小茴香、蒼術、川烏、草烏各等量,先研成細末,加蜂蜜、蔥水適量,調和捏成藥餅。藥餅直徑2.5厘米,0.6厘米厚,上穿數(shù)小孔。
主穴每次取1組,各組輪用。將藥餅置于穴位之上。再用純艾制成底面直徑2厘米的艾炷,安放于藥餅上,點燃。灸完1壯,再接灸1壯,每穴共灸2壯。每周據(jù)癥情灸2~4次。3個月為一療程。灸治期間可配用肉桂散。
(三)療效評價療效判別標準:有效:系統(tǒng)性硬皮病,雷諾氏現(xiàn)象明顯減輕,繃緊變硬的皮膚變松,畏寒好轉,關節(jié)酸痛減輕,微循環(huán)障礙改善;局限性硬皮病,局部繃緊且硬的皮膚變松軟,皮色趨向正常,微循環(huán)改善;無效:治療前后未見明顯改善醫(yī)學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
藥餅灸治21例,結果有效12例(內(nèi)包括系統(tǒng)性硬皮病3例,局限性硬皮病9例),有效率為57.1%。
體針(之一)
(一)取穴主穴:分3組。1.前額皮損者,上星、陽白、頭維;2.上肢皮損者,扶突、大椎;3.腰背和下肢并受損者,腰陽關、環(huán)跳、秩邊。
配穴:分3組。1、血海、三陰交;2、印堂、太陽;3、承山、三陰交。
(二)治法根據(jù)病損部位選擇用穴。主穴與配穴對應配用。以26號粗毫針進行針刺,待得氣后,均采用燒山火手法,即三進兩退,使病變部位產(chǎn)生溫熱感,留針30分鐘。留針期間用同樣手法2~3次。每日1次,連續(xù)10次為1療程。療程間隔3~5天。
(三)療效評價應用本法治療局限性硬皮病共30例,經(jīng)1~6個療程,結果:臨床治愈14例,好轉16例,全部有效。
體針(之二)
(一)取穴主穴:分三組。1、腰陽關、秩邊、扶突;2、環(huán)跳、秩邊、血海;承山、三陰交、秩邊。
配穴:血海、扶突、三陰交。
(二)治法主穴每次取1組,3組輪用;配穴酌加。針刺得氣后留針15~20分鐘。每日治療1次,10次為一療程。每隔一個療程,加脈沖電療儀治療一個療程,用疏波或疏密波,電流量以患兒感舒適為宜。
(三)療效評價共治3例,均達到臨床痊愈。
綜合法(一)取穴主穴:阿是穴、肺俞、腎俞。
配穴:曲池、外關、三陰交、關元、大椎。
阿是穴位置:皮損區(qū)。
(二)治法藥液:熱藏胎盤組織液。
本法是運用穴位注射、皮內(nèi)針、艾灸及針刺多種方法。
主穴每次均取,配穴每次選用2~3穴。阿是穴可采用下列方法之一:以梅花針重度叩刺,加拔火罐;用艾條作雀啄術薰灸,每次灸15~20分鐘;在皮損兩側縱向埋入長4厘米的皮內(nèi)針各1支,皮損兩側橫向埋入1.5厘米皮內(nèi)針各1支,針尖方向均呈向心形,外周用膠布固定。上法中,刺絡拔罐為隔日1次,艾條灸可日行1~2次,皮內(nèi)針每周2次醫(yī)學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
肺俞、腎俞,穴位注射。將熱藏胎盤組織液10毫升,用7號針頭,分注于上穴,每穴2.5毫升。每日1次,余穴以毫針刺,進針得氣后,施以緊按慢提之補法約1分鐘,留針20分鐘,留針期間,間歇運針,刺激強度宜中等。每日1次。
上述方法宜綜合運用,1月為一療程,停針3~5日繼續(xù)下一療程。第二療程起,可根據(jù)癥情,適當延長刺灸間隔時間。
(三)療效評價以上法共治15例(均為個案),全部取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