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載

掃一掃,立即下載

醫(yī)學教育網(wǎng)APP下載

開發(fā)者:1

蘋果版本:1

安卓版本:1

應用涉及權限:查看權限 >

APP:隱私政策:查看政策 >

微 信
醫(yī)學教育網(wǎng)微信公號

官方微信Yishimed66

24小時客服電話:010-82311666
您的位置:醫(yī)學教育網(wǎng) > 中醫(yī)理論 > 中藥詞典 > 正文

牡蒿-中醫(yī)藥

2014-07-29 16:04 醫(yī)學教育網(wǎng)
|

熱點推薦

——●●●聚焦熱點●●●——
報名時間>> 考試公告>> 各地動態(tài)>>
重大變動>> 摸底測試>> 資料0元領>>

牡蒿:

【別名】齊頭蒿、水辣菜、布菜、土柴胡、猴掌草、流尿蒿、臭艾、克頭青、油艾、油蒿、油蓬、奶疳藥、花艾草、六月雪、老鴉、馬蓮蒿、馬根柴、鵝草藥、牛尾蒿、白花蒿、熊掌草、菊葉柴胡、腳板蒿、花等草、匙葉艾

【來源】藥材基源:為菊科植物牡蒿的全草。

采收和儲藏:夏、秋間采收全草,曬干或鮮用。

【原形態(tài)】牡蒿多年生草本,高50-150cm.根狀莖粗壯,常有若干條營養(yǎng)枝。莖直立,常叢生,上部有開展和直立的分枝,被微柔毛或近無毛。下部葉倒卵形或寬匙形,花期萎謝,長3-8cm,寬1-2.5cm,下部漸狹,有條形假托葉,上部有齒或淺裂;中部葉匙形,長2.5-4.5cm,寬0.5-2cm,上端有3-5枚淺裂片或深裂片,每裂片上端有2-3枚小鋸齒或無,近無毛或被微柔毛;上部葉近條形,三裂或不裂;苞片葉長橢圓形、披針形,先端不裂或偶有淺裂。頭狀花序多數(shù),卵球形或近于形,于分枝端排成復總狀,有有短梗及條形苞葉;總苞球形或長圓形,直徑1-2mm,無毛;總苞片3-4層,背面多少葉質,邊緣寬膜質;雌花3-8朵,能孕;內(nèi)層為兩性花5-10條,不孕育。瘦果小,倒卵形,無毛?;?、果期7-10月。

【生境分布】生于林緣、林下、曠野、山坡、丘陵、路旁及灌叢下。廣布于我國南北各地。

【性狀】性狀鑒別干燥的全草,莖柱形,直徑0.1——0.3cm,表面黑棕色或棕色;質堅硬,折斷面纖維狀,黃白色,中央有白色疏松的髓。殘留的葉片黃綠色至棕黑色,多破碎不全,皺縮卷曲,質脆易脫?;ㄐ螯S綠色,片內(nèi)可見長橢圓形褐色種子數(shù)枚。氣香,味微苦。

【藥理作用】全草的乙醇或丙酮的提取物有抗紅色毛癬菌的作用(體外)。

【炮制】除去雜質、殘根、洗凈醫(yī)學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

【性味】味苦;微甘;性涼。

【功能主治】清熱;涼血;解毒。主夏季感冒;肺結核潮熱;咯血;小兒疳熱;衄血;便血;崩漏;帶下;黃疸型肝炎;丹毒;毒蛇咬傷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0-15g;鮮品加倍。外用:適量,煎水洗;或鮮品搗爛敷。

【注意】體弱虛寒者慎用;孕婦慎用。

【各家論述】1.《名醫(yī)別錄》:充肌膚,益氣,令人暴肥。

2.《本草綱目》:擂汁服,治陰腫。

3.《醫(yī)林纂要》:治口瘡,除疳,去蟲。

4.《分類草藥性》:治傷寒結胸,熱癥發(fā)狂,補五癆七傷,治痔瘡,酒毒,下血。

5.《陸川本草》:驅風發(fā)散,解表退熱。治感冒身熱頭痛。

6.《江西民間草藥》:小兒食積痞塊發(fā)熱。

7.《四川中藥志》:能清血熱、肝熱,退潮熱。治咳嗽,大小便不通。

【摘錄】《中華本草》

醫(yī)師資格考試公眾號

距離2025醫(yī)師技能考試

編輯推薦
    • 免費試聽
    • 免費直播
    湯以恒 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 《消化系統(tǒng)》 免費試聽
    免費資料
    醫(yī)師資格考試 備考資料包
    歷年考點
    應試指導
    仿真試卷
    思維導圖
    立即領取
    回到頂部
    折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