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葉椒性狀鑒定
【竹葉椒性味】味辛;微苦;性溫;小毒。
【竹葉椒歸經(jīng)】肺;大腸經(jīng)。
【竹葉椒性狀】性狀鑒別球形小分果1-2,直徑4-5mm,頂端具細小喙尖,基都無末發(fā)育離生心皮,距基部約0.7mm處小果柄頂部具節(jié),稍膨大。外表面紅棕色至褐紅色,稀疏散布明顯凸出成瘤狀的油腺點。內(nèi)果皮光滑,淡黃色,薄革質(zhì)。果柄被疏短毛。種子圓珠形,直徑約3mm,表面深黑色,光亮,密布小疣點,種臍圓形,種脊明顯。果實成熟時珠柄與內(nèi)果皮基部相連,果皮質(zhì)較脆。氣香,味麻而涼。以色紅棕、味麻有涼感者為佳。
顯微鑒別果皮橫切面:果皮外方顯著凹凸狀。表皮細胞1列,有時外被角質(zhì)層。下皮細胞1-2列。中果皮寬廣,由薄壁細胞組成,分布油室5-6個,直徑311-467μm,維管束12-15個。內(nèi)果皮為2-5列,木化,厚壁細胞醫(yī)|學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表皮及下皮細胞內(nèi)含眾多無定形或顆粒狀棕色色素,中果皮薄壁細胞含較多草酸鈣簇晶,直徑10-40μm,并有少量方晶及圓形淀粉粒。
【竹葉椒化學成份】果實含揮發(fā)油。莖含木蘭花堿0.02%、竹葉椒堿(Xanthoplanine)0.01%.
【功能主治】溫中燥溫;散寒止痛;驅(qū)蟲止癢。主脘腹冷痛;寒濕吐瀉;蛔厥腹痛;齲齒牙痛;濕疹;疥癬癢瘡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6-9g;研末,1-3g.外用:適量,煎水洗或含漱;或酒精浸泡外搽;或研末粉塞入齲齒洞中,或鮮品搗敷。
【各家論述】
1.《廣西藥植名錄》:行氣消腫,祛風散瘀,止咳,祛蛔。治胃痛。
2.《江西草藥》:散寒止痛,解蛇毒。
3.《四川常用中草藥》:散寒,行氣,殺蟲,祛風。治胸腹冷痛,蛔蟲肚痛,風寒牙痛,濕毒癢瘡。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