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費試聽
- 免費直播
1月23日 19:00-20:00
詳情2月7日 19:00-21:00
詳情熱點推薦
——●●●聚焦熱點●●●—— | ||
---|---|---|
報名時間>> | 考試公告>> | 各地動態(tài)>> |
重大變動>> | 摸底測試>> | 資料0元領(lǐng)>> |
調(diào)整陰陽簡介:
所謂調(diào)整陰陽,是針對機體陰陽偏盛偏衰的病理狀態(tài),采取損其有余,補其不足的方法,使陰陽恢復于相對平衡的狀態(tài)。
臨床應用包括損其有余和補其不足兩個方面。
(一)損其有余
損其有余,又稱損其偏盛,是指陰或陽其中一方偏盛有余的病證,應當用“實則瀉之”的方法來治療。
1.損其陽盛適用于“陽盛則熱”的實熱證,應用清瀉熱邪,“治熱以寒”的方法治療,即“熱者寒之”。
2.損其陰盛適用于“陰盛則寒”的實寒證,應用溫散寒邪,“治寒以熱”,的方法治療,即“寒者熱之”。
(二)補其不足
補其不足是指對于陰陽偏衰的病證,采用“虛則補之”的方法予以治療。針對陰虛、陽虛、陰陽兩虛之分,其治當有滋陰、補陽、陰陽雙補之別。
1.陽病治陰,陰病治陽陽病治陰適于陰虛之證,陰病治陽適用于陽虛之候。“陰虛則熱”的虛熱證,采用“陽病治陰”的方法,滋陰以制陽亢,即“壯水之主,以制陽光”。“陽虛則寒”的虛寒證,采用“陰病治陽”的方法,扶陽以抑陰,即“益火之源,以消陰翳”。陰虛者補陰,陽虛者補陽,以平為期。
2.陽中求陰,陰中求陽根據(jù)陰陽互根互用的理論,臨床上治療陰虛證時,在滋陰劑中適當佐以補陽藥,即“陽中求陰”。治療陽虛證時,在助陽劑中,適當佐以滋陰藥,即“陰中求陽”。即所謂“善補陽者,必于陰中求陽,則陽得陰助而生化無窮;善補陰者,必于陽中求陰,則陰得陽升而泉源不竭”。故臨床上治療血虛證時,在補血劑中常佐以補氣藥;治療氣虛證時,在補氣劑中也常佐以補血藥醫(yī)學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
3.陰陽雙補由于陰陽是互根的,所以陰損可及陽,陽損可及陰,從而出現(xiàn)陰陽兩虛的證候,治療時當陰陽雙補。
1月23日 19:00-20:00
詳情2月7日 19:00-21:00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