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載

掃一掃,立即下載

醫(yī)學教育網(wǎng)APP下載

開發(fā)者:1

蘋果版本:1

安卓版本:1

應用涉及權限:查看權限 >

APP:隱私政策:查看政策 >

微 信
醫(yī)學教育網(wǎng)微信公號

官方微信Yishimed66

24小時客服電話:010-82311666
您的位置:醫(yī)學教育網(wǎng) > 中醫(yī)理論 > 中醫(yī)基礎 > 正文

中藥的升降浮沉

2015-11-04 14:28 醫(yī)學教育網(wǎng)
|

熱點推薦

——●●●聚焦熱點●●●——
報名時間>> 考試公告>> 各地動態(tài)>>
重大變動>> 摸底測試>> 資料0元領>>

中藥的升降浮沉:

人體發(fā)生疾病,病變部位有上、下、表、里之別;病勢有上逆、下陷之異,治療上就要求藥物應分別具有升、降浮沉的作用趨向,使之有助于調(diào)整紊亂的臟腑氣機,使之平順,或因勢利導祛邪外出。病邪在上在表者宜用升浮之藥物;病邪在下在里者宜用沉降之品,旨在藥達病所。病熱逆上宜降,病熱陷下宜升,這是運用中藥必須掌握的一般規(guī)律。然而,遇到痰涎壅實,胸悶窒嘔吐者,利用升浮之瓜蒂以涌吐痰涎;若瀉痢初起而系積滯所致者,則用消積導滯、沉降攻下之大黃通泄之,此乃通因通用之法。

由此可見,升、降、浮、沉是指藥物作用于人體的幾種趨向而言。升和降、浮與沉,都是相對的。升是升提的意思;降是降逆的意思;浮是上行發(fā)散的意思;沉是下行泄利的意思。升、浮藥物的特點是向上向外,具有升陽、舉陷、發(fā)表、散寒、祛風、開竅等藥理作用;而沉降藥物的特點則是向下向里,具有潛陽、降逆、平喘、收斂、瀉下、滲利等作用。

藥物的升降浮沉主要取決于藥物的氣味和質地的輕重。一般來說,味辛甘、氣溫熱的藥物,多主升??;味酸苦咸,氣寒涼的藥,多主沉降?!侗静菥V目》云:“酸咸無升,辛甘無降,寒無浮,熱無沉”。大凡質輕的藥物,如花葉之類多主升浮,質重的藥物,如種子、礦石、貝殼之類多主沉降。但也有例外,如巴豆辛熱,不升反沉,故有瀉下逐水作用;旋復花是花,不升浮,反而沉降,主降逆平喘,故有“諸花均升,復花獨降”之說,牛蒡子是種子類,反主升浮,能疏風諸熱。此外,藥物的升降浮沉還可因加工、炮制或配伍而發(fā)生改變。酒制則升、鹽炒則下行、姜汁炒則能發(fā)散、醋炒則能收斂。所以在臨床應用時要靈活掌握,才能運用得當,發(fā)揮藥物的治療作用。

醫(yī)師資格考試公眾號

距離2025醫(yī)師技能考試

編輯推薦
    • 免費試聽
    • 免費直播
    湯以恒 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 《消化系統(tǒng)》 免費試聽
    免費資料
    醫(yī)師資格考試 備考資料包
    歷年考點
    應試指導
    仿真試卷
    思維導圖
    立即領取
    回到頂部
    折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