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費試聽
- 免費直播
1月23日 19:00-20:00
詳情2月7日 19:00-21:00
詳情中藥的升降浮沉:
人體發(fā)生疾病,病變部位有上、下、表、里之別;病勢有上逆、下陷之異,治療上就要求藥物應分別具有升、降浮沉的作用趨向,使之有助于調(diào)整紊亂的臟腑氣機,使之平順,或因勢利導祛邪外出。病邪在上在表者宜用升浮之藥物;病邪在下在里者宜用沉降之品,旨在藥達病所。病熱逆上宜降,病熱陷下宜升,這是運用中藥必須掌握的一般規(guī)律。然而,遇到痰涎壅實,胸悶窒嘔吐者,利用升浮之瓜蒂以涌吐痰涎;若瀉痢初起而系積滯所致者,則用消積導滯、沉降攻下之大黃通泄之,此乃通因通用之法。
由此可見,升、降、浮、沉是指藥物作用于人體的幾種趨向而言。升和降、浮與沉,都是相對的。升是升提的意思;降是降逆的意思;浮是上行發(fā)散的意思;沉是下行泄利的意思。升、浮藥物的特點是向上向外,具有升陽、舉陷、發(fā)表、散寒、祛風、開竅等藥理作用;而沉降藥物的特點則是向下向里,具有潛陽、降逆、平喘、收斂、瀉下、滲利等作用。
藥物的升降浮沉主要取決于藥物的氣味和質地的輕重。一般來說,味辛甘、氣溫熱的藥物,多主升??;味酸苦咸,氣寒涼的藥,多主沉降?!侗静菥V目》云:“酸咸無升,辛甘無降,寒無浮,熱無沉”。大凡質輕的藥物,如花葉之類多主升浮,質重的藥物,如種子、礦石、貝殼之類多主沉降。但也有例外,如巴豆辛熱,不升反沉,故有瀉下逐水作用;旋復花是花,不升浮,反而沉降,主降逆平喘,故有“諸花均升,復花獨降”之說,牛蒡子是種子類,反主升浮,能疏風諸熱。此外,藥物的升降浮沉還可因加工、炮制或配伍而發(fā)生改變。酒制則升、鹽炒則下行、姜汁炒則能發(fā)散、醋炒則能收斂。所以在臨床應用時要靈活掌握,才能運用得當,發(fā)揮藥物的治療作用。
1月23日 19:00-20:00
詳情2月7日 19:00-21:00
詳情